貪官知縣(2) (第1/8頁)
糖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垂柳縣看似安寧平靜, 實際上那三家富戶已經在趕忙的清算賬單整理該補多少稅時,紀長澤已經坐在縣衙裡大致瞭解完了垂柳縣。
垂柳縣,臨海, 地方挺大, 人也挺多,但因為地處偏遠, 再加上土質特殊,百姓們再怎麼勤快糧食也豐收不起來。
在安國一般臨海的城市都窮不到哪裡去,垂柳縣是個特殊情況, 這邊雖然臨海,但這一片海域海盜肆虐,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出海打漁, 就算是商家運貨大多也都不敢走水路。
百姓不能出海打漁就只能在近海抓一些海鮮或者種地為生,但這邊就挨著海邊, 海鮮根本不缺, 賣也賣不出個好價錢,種地就更慘,也不知道為何, 垂柳縣的地無論伺候的多麼精心農作物都長的不好。
垂柳縣偏遠, 也沒什麼出名人物,沒背景沒拿得出手的東西, 又這麼貧困, 歷代知縣大多也都是沒什麼背景或者家窮沒錢運作才被定下垂柳縣。
沒錢就不能經濟支援,沒背景就不能向朝廷要錢要糧要兵,心好的知縣有心無力, 期滿離去時垂柳縣大多以前是什麼樣後來就還是什麼樣。
還有那心壞的,面對這麼一個窮地方也不放過, 搜刮民脂民膏,跟當地富戶要錢。
當然了,雖然說官員求財是挺普遍的,但大部分人還是會留幾分面子,不會把百姓逼得活不下去,他們都是寒窗苦讀辛辛苦苦才坐上的官位,就算是貪財也不會自毀前程。
原主可就不一樣了,人家那是藉著朝廷的大旗填充自己的荷包,他是藉著岳父的名聲直接搶奪。
這也得虧垂柳縣是個窮地方,普通百姓吃不飽飯了哪有錢讀書,商戶倒是有錢但要麼是沒過三代,要麼是過了三代但家中子弟並無大志向,硬是三十年了沒出個秀才,不然原本的時間線中原主也不會作威作福那麼久,硬是把人搞得家破人亡逼得普通百姓上京告狀了才下臺。
雖然目前看來垂柳縣的確是從上到下都稱得上是困難模式,但紀長澤還是順順利利的從其中找到了幾個好處。
一,垂柳縣讀書人不多,百姓們不通文墨,也習慣了聽朝廷的,基本上縣衙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會像是別的地方那樣,縣中的舉子啊,xx官退休回鄉啊,或者xxxx官的子弟一大堆,一旦知縣決定做的事和他們的理念不和,麻煩就一大堆。
二,雖然垂柳縣的富戶有錢,但都是商戶,垂柳縣這邊居住環境並不好,夏天熱的要死,冬天溼冷溼冷的,就算是燒煤炭也效用不大,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