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德父子走遠了,盧近愛便從茅屋中出來,對著父老鄉親們拱了拱手,什麼也沒說,留下個挺直的背影走了。
百姓們也沒有攔著他,只是用眼神目送。
朱標聽到屋裡的少年說道:“爹,我們的錢怎麼辦?要不要請盧先生再想想辦法幫幫……”
男人抬手在少年臉上扇了一巴掌,怒斥道:“盧先生願意被你請過來幫忙,那是人家的心善,你以為自己是哪棵蔥,你是給先生送禮了,還是對先生有恩了?”
少年眼眶一紅,低著頭不敢吭聲。
“你去請盧先生,已經很不要臉了,再敢這麼做,我就拿棍子打死你。”
男人又道:“我相信先生一定有辦法,即使他沒有辦法,不管我們,你也不能再去問!聽明白沒有?”
“明白了,爹。”
彷彿是有人擦著了一個火星子,百姓們轟然交談起來。
不少婦女進屋去安慰瘸子父子,壯年的男人們蹲在樹下,商量著以後該怎麼辦,拿什麼吃飯,一些人提到參軍,一些人提到遠走,還有一些人想要聚集起來反了劉德。
老人們立在牆根下面,他們都是有威望的長者,也是那群青壯年男人們的爹,最可以一呼百應。
活得久見得多,他們雖沒有文化,也不清楚天下大事,但是對生活的困難比年輕人更有經驗,人老了會穩妥很多,在他們之中很難產生激進的想法。
盧氏家族在鳳陽村生活了幾十年,風評極佳,這一代的盧近愛骨氣最硬,行為最正,老人們其實推崇讓他來拿主意,卻又過意不去,實在想不出什麼理由請他出面,故而躊躇不決。
畢竟先前盧近愛窮到快要賣身葬母的時候,他們也給不出什麼幫助,如今劉德強賣土地,更是不關人家的事。
朱標聽了一陣,聽出許多的故事來。譬如這個盧近愛不求回報,經常幫助鄉親們寫信、寫對聯,搶收糧食,分文不收,他還非常孝順,害怕娶了媳婦不能盡心侍奉母親,所以便沒有成家,至今孤家寡人一個,前幾年村裡鬧瘟疫,他硬生生走了十幾天去鎮上求來郎中,草鞋磨破三四雙,把家中的字畫典當了換藥……
一個人有付出,總是要有收穫的,怪不得大家把他看作是救世主。
這些事情似乎沒什麼難度,只需要毅力和善心便好。但朱標並不會因此小看盧近愛,俗話說得好,升米恩鬥米仇,如果他真的是一個只會付出的爛好人,絕不可能在這個吃人的亂世裡活下去,更不會得罪了劉德還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