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初六那日, 隆源帝同意了王太醫告老還鄉的請求,順利的話,他今年就能在家過年了。
別說眾人,就連王太醫本人都有些意外, 因為同樣的事情他過去三年中每年都會做一次, 但隆源帝一直勸他留下。本以為今年也會像往年那樣安撫,誰知竟準了。
太醫署眾人紛紛上前道賀, 又說要湊份子給他踐行。
“老兄已過耳順之年, 操勞半生, 也該回去歇歇。”有同僚頗為羨慕,“從今往後含飴弄孫共享天倫,老兄有福啦!”
“是啊是啊,聽說令郎也是青出於藍, 真可謂杏林世家……”
“可憐我等就沒這個福分, 恐怕是要老死任上啦!”
王太醫拱手謝了一圈兒,看看熱熱鬧鬧的太醫署, 心裡難免有幾分苦澀和失落。
尤其聽到最後一人的話, 臉上笑容一僵,竟分不清對方是真心還是藉機諷刺。
他給前來傳旨的太監封了紅包,委婉問道:“陛下只有這一道旨意麼?”
傳旨太監點頭,“是呀, 莫非您還求了旁的?”
王太醫忙強笑道:“並沒有, 只是我擔心走後太醫署有空缺,不知陛下什麼時候叫人填補,我也好安心。”
那太監一聽就笑了,“原來是這個,您老不必擔心, 只管走就是了。陛下說了,此事不急,他自有安排。”
一聽這話,王太醫心底那點僥倖瞬間煙消雲散,只覺嘴裡發苦。
天分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實在重要,他行醫大半生,自知天分有限,即便拼盡全力也難以再進一步,就想著用三十多年的老年給兒子換個前程,誰知弄巧成拙……
終究是太拿自己當回事兒,這一而再再而三的裝模作樣,怕是隆源帝已經惱了,所以連留京過年這最後一點體面也不肯給……
可他有什麼法子呢,當爹的替兒子籌謀打算不是天經地義?
思及此處,王太醫的身形都有些佝僂了。
那頭太醫署眾人聽了傳旨太監的話,紛紛猜測後面會讓誰來接替。
一般來說,太醫署的缺往往有兩個來源:
一是從下到上依次遞補;二是地方名醫經人舉薦後接受考核。
但這大半年來未曾聽說過何處有什麼特別出色的名醫,恐怕就要從這二十六名,啊,現在是二十五名吏目中選拔。
如此一來,又要從醫士中挑選兩名晉升為吏目……環環相扣,倒也算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