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暑伏天了。
應天城的空氣中都淌著岩漿似的,穩定而酷烈的熱著。城中的百姓們靠打赤膊、吃冷食和晚間乘涼來避暑,部分官員們雖強一些,有人扇風,有冰可用,但他們的心卻不與他們的身體做伴,忽冷忽熱,在不定的溫度中沉浮。
官做得越大,越能覺出這幾月以來官場上的細微變化,一個個無不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王爺和世子鬧彆扭的事,許多人都收到了訊息,這裡面能獲利的地方自是不用細說,後院許多姨娘與她們的母家都動了不小心思,不指望動搖世子和王妃的地位,趁機讓兒子和自己在王爺面前展示展示也是好的。
只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動手,忽然驚奇地發現朱元璋和朱標已經和好了,關係不退反進,在默契程度上大有增加。
陳漢的地盤還有一些尚未收復,需要有人坐鎮,朱元璋親自去了,應天城的事歸了朱標在管,這麼突兀的一放權,竟放了一小半,加上劉伯溫近日似乎不再那麼得寵,整個官場都人心浮動,不至於亂了,大大小小的官兒卻也是到處奔走。
一切騷亂的中心——小朱同學,照樣該幹什麼幹什麼,天氣太熱,武課停了,他有大量空餘的時間,便陪著馬秀英在院子裡唸書練字,和弟弟妹妹於秦淮河中划船賞景,悠然自得,並不像其他人想的那樣著急插手事務,安排人手。
在他看來,考慮這些實在太早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打仗,整個朝廷是圍著軍務轉的,南邊尚未一統,張士誠、方國珍負隅抵抗,北邊還有元廷,大明的建立雖然是板上釘釘,卻也還需要時間。
現在能做事的,將來未必能做,自己選屬下的要求是在精不在多,更注重細緻考量核驗,老朱同志的班底就是自己的班底,何必著急呢?
觀察底下人騷亂的樣子,能看出派系分劃,是不錯的消遣。
不得不說,朱標的掌權之路已經初有成效了,他做到了很重要的一條,那就是沉得住氣,不讓官員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隔岸觀火,置身事外的妙處便在於此。
在夏日的閒適中過了一個多月,馬秀英生下一個女孩,起名叫做朱靜寧,白白淨淨的,圓溜胖乎,以後肯定是個美人。
沐英和藍玉都在應天待著,朱標之前約好了和他們一起在外面吃飯,種種原因耽擱下來,這一天總算能兌現承諾。
“這地方不知道是哪位大人開的,背後有靠山,沒人敢鬧事,廚師手藝好,小二又機靈,生意興隆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