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小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爾尼邁有兩大聖山,大的那座是乞力馬紮羅的拜把兄弟,小的那座是弟弟。
他們在絕大多數方面都一脈相承,高海拔、終年覆雪、多溫度帶,但他們並不如乞力馬紮羅出名,因為乞力馬紮羅是地地道道的“赤道雪山”。
位於赤道上的雪山,首先名頭就很亮眼。
再者阿爾尼邁的大聖山和小聖山孕育在一大片連綿蜿蜒的山脈間,坦尚尼亞的乞力馬紮羅周圍卻是一大片平坦的草原,位於東非大裂谷以南的位置,人們自然會對這座拔地而起、將近六千米的雪山賦予更多神話色彩,說雪山上那些雪是眾神為了保護當地居民,召喚來封住惡魔點燃的焰口——乞力馬紮羅除了是一座雪山,還是一座活火山。
在理論裡,每升高100米,氣溫就會下降0.6攝氏度。
乞力馬紮羅將近六千米的海拔,就是在赤道也必然得下雪,只是時至今日,那裡已經沒有多少雪了。
有專家預測乞力馬紮羅的雪將在二十年內完全融化,但融化原因有待考量,有說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也有說乞力馬紮羅是在為下一次火山噴發做準備,還有人說二者兼備。
只不過結論都是現在再不去,晚幾年,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在這方面上,阿爾尼邁的兩座聖山情況和它很相似。
唯一一點不同,是乞力馬紮羅地形簡單,相比起來,攀登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和體力,只需要攀登者的意志和禦寒的棉衣就能登頂,從上山到下山,有人曾創下過十七點五小時的攀登紀錄。
但阿爾尼邁的大聖山還是處女峰,不如乞力馬紮羅非洲第一高峰的海拔,只有五千米出頭,衛星拍攝出來的雪景極美,卻讓無數人折服在他險峻冷冽的曲折下,攀爬難度極大,就更別提還要扛拍攝器材了,任何保護措施都是空談。
地理位置和山體結構就決定了這裡雪崩頻發,完全不適合商業運作的喜馬拉雅式登山。
誰也不知道這座上有多少阿式登山者的屍體,因為從來沒有人上去了,成功下來過。張里奧的父母是第一隊上去的極限攝影師,張行止的父母則是第二隊,也是最後一隊,四人的名望讓極限攝影圈裡後來者望而卻步。
至於旁邊的小聖山——也就是鍾亦他們劇組此行的目標——就溫和得多。
五千米不到的海拔,同樣詭異莫測,但攀登難度係數比起大聖山低了不少,當年張里奧和他的父母都是拿它試水成功,才啟程的大聖山。
每年都有不少人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