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漢華章(57) (第1/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咳,坦白說關於這點魏尚內心也是十分焦灼的,因為從他的角度來說,他是既希望這互市早些個結束,又不希望。
理由很簡單。
賺錢啊。
這次互市的大筆稅務收入歸的可都是他們雁門郡,這是劉啟給邊境兩個口子的福利,但在那之前他們也都沒有想到就這麼短短二旬的貿易額會如此巨大。後來雁門郡的農人看著有些意思,甚至報了名來售賣瓜果蔬菜。
這東西立刻就遭到了匈奴人的哄搶。
匈奴所在的土地上基本很少有水果出產,除了春季的沙棘野果,或者東邊還有些小漿果之外,哪裡見到過這麼個靠人工養殖沒心沒肺長得水靈又酸甜可口的小果子喲!
而且吃了這名為冬瓜的果子之後,好像連每日上廁所時候也順暢了些,價格又不貴,雖然漢人說這要煮了吃,但是他們覺得生吃也沒問題。
還有雞肉,哎喲!雞肉好吃的呀!哎,北邊什麼都好,就是養不了禽類,禽類戀家還怕冷,沒法子跟著遷移,他們尋常都吃不到這些。
“吃不到啊?”翻譯和他們閒聊,“可你們那不是也有鳥嗎?”
他指的是每年春秋季往返於漢匈之間的過冬候鳥,這些鳥逐水草和湖泊而居,冬天南下到大漢的長江流域過冬,春天則到匈奴的地盤,“這些鳥的數量可不少。”
然後他就看到了匈奴人「這你們都吃?你們大漢人真是太可怕了!」的眼神。
匈奴人艱難地用通譯能夠理解的詞彙對他們說,“我們一般是不吃這些鳥的,除非非常,非常,非常的飢餓。”
他一連用了三個“非常”以加重語氣。
通譯看了眼天上飛的正在南遷的鴻、鵠。
前者後來被漢人馴化成了鵝——吃。
後者雖然沒有馴化,但本身就能抓來吃。
咳。
這個話題要謹慎一些……他暗自提醒自己。
通譯一臉純良裝作自己剛剛什麼都沒說過,他故作不解,“為什麼?這兩個有毒嗎?那它們的蛋能吃嗎?”
“蛋可以吃,”匈奴人對於這個話題沒什麼戒心,他解釋道,“不知道你們大漢叫什麼,我們是叫做@%$%”他說了一個通譯沒聽過的名詞。通譯在心中自動將這個音節記錄了下來以取代鵠這個詞。
然後就聽漢子說,“這個在我們那裡是神鳥,因為它們非常能飛,如果按照距離算的話,如果往北面,它們還能再飛差不多從這裡到你們長安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