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漢華章(31) (第1/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翟邑來得突然,夏安然當時已經打算就寢,他以為盧奴出了事,便趕緊從軟塌上起來迎人,就只匆匆披了袍子,頭髮是沒梳的。
此時套用後來那句話便是“頭可斷,髮型不可亂”。除卻以彰顯自由和叛逆精神的遊俠或者惡少年,大部分人都不會以披頭散髮的姿態出現,尤其是及冠後,更是永遠將頭髮梳得一絲不苟。
故而夏安然此時披散著黑髮的模樣實則有些失禮,幸好當太傅的表示體諒,並且親自為國王束髮。
伴隨著木梳刷過黑髮的細碎聲響,夏安然慢慢將整個一卷讀完。韓嬰的文采自不必說,可謂字字珠璣,只是他還是有些不明白,太傅究竟是什麼意思。
見他視線定下,坐在小少年背後為他束髮的男人慢慢說道:“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聽,則聖日廣矣,庸說偏信,則愚日甚矣。”
“故臣以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然天下國主養謀士者眾,可兼聽者寡,”站在少年背後的太傅毫不遮掩面上苦澀。他手中動作卻極其流暢,小皇子的髮絲柔軟,但卻極不聽話,並不常為人冠發的太傅手上有些笨拙,口中卻極其伶俐:“臣亦曾勸過他人,其駁曰韓子曾書「獨視者謂明,獨聽者為聰。能獨斷者,主天下」卻不知其本非韓子言,而為申子。
申子原先是告誡君王莫要在言論之初便定下結論,如此善言者便不可說其反對意見,且為王者恰恰是要兼聽相反意見,方才以獨思將其採納。”
“卻為人誤解至此……”
翟邑慢慢為少年戴上小冠,以木簪穿過將其固定,正要離開,卻聽少年一句:“太傅是想要本王如何施為?”
他的動作頓住了。
他從未聽過夏安然如此聲音,平靜無波之下卻彷彿藏著渦流。這一刻,翟邑只能退後兩步,大禮拜下。
“臣希望殿下儒法兼修。”
修習儒、法,卻不習如今所推崇的黃老。
太傅這般言語若是被旁人聽見定會責其誤人子弟,然此時翟太傅卻如破釜沉舟一般,緊盯著夏安然的目光像是看到了最後的光明,如此姿態讓夏安然訥言。
“臣不才,可授殿下法之道,韓御史主習儒教,臣以為唯有以儒為骨,法為筋,儒法並治,方可安民心,也……”
“安陛下之心。”
“黃老之說並無過錯,然已不適應如今局勢。”
“去歲七國之亂便是禍起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