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漢華章(70)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會在作品上留下製作人姓名這一行為,堪稱當世獨一份,中華自古以來工匠皆留物不留名,除卻後期需要歸屬明確責任的城防建造,後代人基本上很少能夠在物品上得到其匠人的資訊。
能夠得到的,要麼是其所屬店鋪老字號,亦或者其所屬的工行,這一點也和古代的社會定位有關。
工匠在早期也被算作商人行業,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在出售自己的手藝。只不過他們不至於如商人那般被針對,因為他們比起尋常行倒買倒賣,不事勞動的商人多了自己動手一項。
所以,於各個時代而言,他們不留名匠之名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我已經花錢買了你的勞動力辣!難道我們不該是錢貨兩清,這東西就歸我了?你們只要知道這是我的東西就行,在上頭留個名字別人要是誤會這東西有前主人怎麼辦?
但是對於臣子委婉的勸說,小國王很是振振有詞,“此船為匠所造,其誕生成型皆都依賴於匠,既如此,本王說一句匠為船父,爾等可有意見?”
“既為船父,在船身上留下其父之名,又有何妨?”小國王非常驕傲地說,“就像本王,也很願意告訴旁人我父王是誰一樣的道理。”
哪裡一樣了?!
你爹是皇帝啊,這個國家最大的人,你天天頂著——「我爸是皇帝」,那也沒人敢呵止你。
但是說人是物父……那要這麼說,這匠人還是各大宮殿的父親,怎的就沒見人往上頭刻上匠人的名字?
這些腹誹如彈幕一般在臣子的頭腦裡頭一溜溜地刷過,但最後大家紛紛表示——您高興就好。
廢話,刻都刻了,還能怎麼滴?把那名字磨掉嘛?而且現在大家看著那個匠人依戀看著自己名字,淚盈於睫的模樣,眾人心中也不是沒有幾分感觸的。
這世間眾人所追求的不就是名揚天下嗎?如果可以,他們也想要這樣的待遇啊,能夠將名字刻在代表一國的物品上,真真是讓人有些羨慕。
有人嗤之以鼻,但也有人目光長久流連在那船舵所在,眸中異彩連連
揭幕儀式之後,還有一個額外活動,現場裝貨。
在小國王下船後,被他邀請來的中山國商界人士紛紛上船勘察內部環境,然後等大家都走好一圈之後,便要上演這重頭戲。
此前中山國號稱一艘船整船裝卸不過三日,所以論理,裝貨應當只需要一日半。
但這個資料因為過於驚人,幾乎沒人相信。
小國王今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