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漢華章(67)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王是個聰明的糊塗人。”郅都如此評價道。
信使派出已有三日,正是桂子飄香的季節,空氣中桂花馥郁清甜的香味一陣又是一陣,中山國的國王和政務的一把手正就著這香味在堂下對坐談天。
對上夏安然投遞來的疑惑眼神,中山國丞相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代王天資聰慧純善,然而他錯就錯在放權給了代王相。”
聞言,夏安然不禁皺眉,“代王相?”
“是潁陰侯家的家臣,名為灌夫。”
“灌夫?”
一聽到這個名字,夏安然更是一愣,“他何時做了代國相?”
這個名字可謂如雷貫耳啊,這位是直接坑死了竇嬰的“英雄”,他的人生起伏之間,每每都拉著別人一起上下浮動。
大漢朝能夠排名前十的攪屎棍,必須有灌夫一份。
“是去歲的事,前任國相病辭,陛下便指了灌夫入代。”見小國王如此態度,郅都又道,“灌夫自入代,不思輔佐殿下,亦不重農桑,只一心斂財……”
他嘆了一口氣,“代國自去歲一來,好商輕農,穀物多向外採買,他們甚至向雁門採買糧食。”
作為有援助雁門郡職責的藩國代郡居然向自己需要輸送糧食的物件採買,這,這也太誇張了!夏安然驚愕瞪大眼,“那代國以何為生?”
“鐵器。”郅都道,“代國國內多鐵、又多煤,鐵煤相合可鑄良鐵,這些鐵器被他們拿來同雁門交換。”
夏安然眉頭皺得死緊,代國這是要走放棄農業,完全走經濟產業的道路了?但他倒是能夠明白代國為什麼會有這個選擇。
漢代有一個很特殊的制度,就是鼓勵民眾向著邊關運糧。民眾運糧到了一定的數量,便可以積累功勳換來民爵。民爵並不受國家贍養,平日裡也沒什麼好處,但是如果本人犯罪,可以用民爵來抵罪。這等於每個人多了一次犯錯的機會。
同時,在地方缺少底層官僚的時候,也會優先徵調這些有民爵之人。如果做得好的話,很快就能從臨時工轉正,從此走上大漢公務員之路。
這也能稱得上是一種人才儲備,在舉孝廉、秀才這成為制度之前,很是有用。
在這樣的制度下,家中有餘糧的百姓都會非常主動地往邊疆運送糧食,自己的功勳攢夠了,就給子嗣親戚攢。
一般這麼做的大多就是商人的家族,因此在景帝朝,雁門、代郡漁陽等地邊關存糧充足,反而可以反哺周圍。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