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帝國裂變(33)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匈奴大草原上戰火漸漸瀰漫開來,左部和右部不和也不是一日兩日,本來彼此就有摩擦,如今加上有正當理由,彼此的目光交錯間更是帶上了火氣。
右部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其中詳情,就覺得左部是在無理取鬧。左部的人摳摳嗖嗖挖出來了些證據,只不過右部完全不承認,是以彼此間很是劍拔弩張。
草原上的火苗已經被點燃,單于王庭頓時焦頭爛額,大漢這邊卻是揚眉吐氣,滿心歡喜。
憋屈了那麼多年,忍了那麼多年,大漢總算挺起了脊樑。
匈奴啊,這可是匈奴,居然上門來道歉!
這一個草原上的流氓,只知道掠奪和殺戮的蠻夷,這麼多年在大漢的土地上燒殺劫掠,何曾有過一絲歉意?不,他們非但沒有,還會嘲笑漢家男兒的軟弱和無能。
而現在,他們居然上門致歉!
在得知匈奴使者上門道歉的訊息後,長安城的不少男兒郎就顧不上「不可聚眾飲酒」的禁令了,紛紛聚集在茶肆街巷河水邊上,攬著父老兄弟的肩膀嚷嚷著要浮一大白。
痛快,怎會有如此痛快的一天?
他們心中自然有數,這並不是因為匈奴當真知錯,實則全然是因為大漢如今足夠強大,強到匈奴無法承受大漢怒火的程度。
此後大漢拒絕同匈奴和親之舉更是引來了更多飲酒歡慶之人。若非生活在其中之人絕無法明瞭他們的感受。
想到以前,秦將蒙恬北築長城,卻匈奴七百餘里。那時候的匈奴不敢牧馬南下,亦不敢彎弓抱怨,便是見到秦軍亦是躬身而立,何其快哉。
然此後諸國滅秦,楚漢爭霸,大漢的土地上一片瘡痍,匈奴冒頓單于乘勢而起,其聚集各部形成一個集體,從原本的零散部落勢力轉為了一個有軍事化管理、有組織結構的新生政權。
當時剛剛成立的大漢政權與之碰撞,使得帝王被困白登七日,用計賄賂方才得歸。此後漢國嫁公主入匈奴數十年,不知前前後後“陪”了多少金銀財物卷薄綢緞去了那片土地,又有不知道多少頻繁南望的女兒郎在那蒼茫大地上閉上了眼,至死也沒能歸家。
漢匈之間的戰爭從來不曾停止過,多年以來,不知道多少男兒郎死在了匈奴的彎刀之下,大漢能做的似乎一直都只有死守、死守、死守,守到匈奴實在攻不破退出為止。
守城,沒有勝利一說。
每損失一個人都是失敗,唯有此次,是以全殲為結尾,還以匈奴單于派人前來道歉落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