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帝國裂變(41)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元二年年末,趕在中元三年起始前一日,景帝頒佈了全新的政策,各大諸侯國都被這一訊息打得措手不及,又無人可商量,一時半會間均都只能被動挨打。
這次諸侯國朝見,雖然官方安排了不少活動,但各大諸侯王都帶著空白的表情,最後什麼也沒記住,就這麼暈暈乎乎地回去了。
景帝體貼他們的心情,也沒計較其中幾人的失禮之處。
如今各國諸侯王當中,景帝的子嗣佔到十個席位,剩下的除卻少數的幾個還是景帝叔伯輩,大多都已經傳到了平輩和子侄輩。七國之亂後,有能力的大國都已經被打散,其勢力範圍同高祖時不可同日而語,再也翻不出什麼大的浪花。
這一步,景帝做的非常成功,建國初期的諸侯國權勢極大,所佔有的土地也非常廣袤,平亂後景帝將齊國分七,趙國分六,梁國分五,淮南分三,在其中硬生生得挖出了不少郡縣歸於中央管轄。
如今的中山國、二皇子的封地河間國、七皇子封地趙國、未來會分給十四子的常山國,還有剛剛封給皇十一子廣川國,再加上清河郡,合起來當初才是一個當年一個趙王的地盤,由此便可見昔日諸侯王們有多大的勢力權利了。
但那不過是昔日,如今除了極少數地廣人稀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譬如長沙國,別的國家的所佔領土都不大。就連長沙國,在傳到劉發手裡之前還被削掉了不少,也就是上次他一次尬舞加回來之後才能看。
領土不夠大,在農耕時代便註定了實力被削減,就算想要掀起戰爭,糧草、人力都不夠。
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像中山國一樣靠著自己的土地和地理位置瘋狂發展的。
說起來,中山國這個地方本身就是魔性的地區,百餘年前中山國可是戰國七雄的第八雄,以最小的國土位置槓住周圍的幾個大國的就是它,所以現在中山國的各種發展和變化在諸侯王眼中看來也不足以為奇,畢竟古已有之。
夏安然可不知道兄弟叔伯們對他的中山國有那麼高的評價,要他說……他中山國近些年來發展趨勢強盛全靠同行襯托。畢竟對於諸侯王們來說他們一般只有賺錢的意識,沒有用錢的概念在。
能夠像中山國一樣每年都不停重複將庫房塞滿,然後快速搬空這一過程的侯國根本沒有。這種大資料的反覆橫跳在中山國三大巨頭眼裡看來都覺得五臟六腑均都燒灼著疼,但夏安然在這一點上看得很開。
基建這東西就是砸錢,除了砸錢沒有別的辦法。
雖然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