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稅金,“三提五統”和各項攤派這三大塊。其中“三提”的使用權歸村裡,近一年村裡卻又使用了三萬元,其餘十二萬都被作為稅費上繳到了鄉里,因為清風街農民一直拖欠稅費和提留不繳。“三提”一併上繳到了鄉里,鄉里並不返還,其實繳到鄉里的部分也不足,繳上去的由鄉里先費後稅或先稅後費地安排使用了。農民大量地欠村集體的提留,而村集體卻必須借款完成鄉里分下來的稅費、提留任務,每年的數萬元至數十萬元的借款都是高息,積累下來,僅利息就近十萬元。況且每年三萬元的“三提”費用並不夠村裡開支。現在清風街村民欠繳“提留”形成了惡性迴圈,據這幾年的經驗,先是貧困戶和少數“釘子戶”不繳,老實人年年繳,到後來,老實人有意見,說,我憑什麼該年年繳,因此也不繳。君亭就強調,這次收繳肯定困難大,但一定要來硬的,再像以前學軟蛋,那清風街就爛啦。他安排各組組長要挨家挨戶一項一項收繳,兩委會幹部具體包攤,鑑於兩委會人員不齊,由他、上善、金蓮分別到東街中街西街。為了便於工作,避開嫌疑,他包西街,上善包中街,金蓮包東街。會議從下午一直開到要吃晚飯了,君亭並沒有讓散會,還讓派人去鄉政府將稅收組專職幹部張學文請來,張學文又帶了李元田和吳三呈。張學文是從縣紀委調來的,年輕氣盛,他講了無論如何,清風街村幹部必須完成上級分解下來的徵繳任務,雖然知道村民生活比較困難,村幹部工作艱辛,但鄉里也沒辦法,縣財政吃緊啊!所以,今年縣政府已經下發了檔案,把徵繳任務完成的好壞作為縣裡評價鄉領導政績的第一指標,不完成的鄉主要負責人停發工資。鄉里也決定了,將各村的徵繳任務完成的好壞與村幹部的報酬掛鉤,全部完成的,領全年百分之四十的報酬,完成多少,就以完成率計算。張學文又說,鄉稅收組最擔心的是清風街的徵繳能力,鄉領導已研究了,由他和李元田、吳三呈包清風街,如果他們不能督促協助完成任務,也是一律停發工資。張學文最後是拍了桌子,說:“同志們,我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突然停止了,拿眼睛看窗外。窗外有人影晃了一下,不見了。他繼續說:“誰也跑不了啊!誰在外邊?開會不要亂走動麼!”君亭說:“誰出去啦?”上善數了數,說:“都在這兒。”君亭說:“那外邊是誰?”上善就走出來,看見院角白果樹下立著趙宏聲。
趙宏聲為人配藥,缺了白果葉,心想雖是冬季,大清寺內的白果樹上總還能有些吧,就跑來了。院門沒有掩,進來了卻聽見張學文在咚咚地敲桌子,以為和誰在吵架,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