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方崛起 兩筆賬 (第2/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新的老大當然也不幹,就要來找他們算賬。這個賬當然總也算不清,最後只好兩個大國再打一仗,算總賬。
這就是所謂“晉楚爭霸模式”。夾在當中兩邊捱打的,只能是中小邦國。[7]
鄭國就是如此。
說起來鄭在春秋早期,也是一條漢子。但到楚莊王時代,卻已是沒毛的鳳凰不如雞。魯文公十七年(前610),鄭國雖然追隨晉國、夥同衛國和陳國伐宋,但晉國仍然懷疑他們與楚國私通。鄭國無奈,只好寫信向晉國再三解釋,那語氣簡直就是哀鳴。信的最後說,“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難道是我們的罪過?大國如果總是不能體諒,那我們小國真是走投無路了。[8]
可惜大國從來就不體諒,而中小邦國也不能不替自己打算。兩年後(前608),宋國由於被晉國痛打,從了晉。鄭國跟宋國是世仇。宋國從晉,鄭國就從了楚。陳國和蔡國曆來是宋國的跟班,於是陳國也從了晉。楚莊王見陳國和宋國叛變,就起兵侵陳侵宋。晉國為了救陳救宋,則起兵伐鄭。楚國為了救鄭,在北林(今河南新鄭市)跟晉軍打了一場遭遇戰,俘虜了晉國大夫解揚(後被釋放)。鄭國則在第二年(前607)奉楚國之命伐宋,大獲全勝,還俘虜了宋國執政華元(後來逃走)。
這下子晉國火冒三丈,一連幾次伐鄭,一直打得鄭國投降。鄭國與晉國結了盟,楚國當然要教訓他。於是從魯宣公三年(前606)起,楚國接二連三伐鄭,也一直打得他投降。不過這回鄭國服楚以後又叛楚。楚莊王豈能容他,便在魯宣公十二年(前597)春天將鄭都團團圍定。
於是被圍的鄭人進行了占卜,然後在太廟裡和城牆上放聲大哭。三個月後,鄭都淪陷。鄭襄公光著膀子牽著羊,遞交了投降書。前來救援的晉國三軍咽不下這口氣,與楚軍開戰,也被打得一敗塗地。而這場戰爭,就是邲之戰。
有邲之戰,才有宋之圍。實際上,楚莊王圍宋之前,晉景公已在同一年伐過鄭了。只不過沒有真打,而是陳列部隊,耀武揚威。晉人公開的說法,是要不戰而屈人之兵。但實際情況,多半是被楚人打怕了。所以,圍宋之役,晉國袖手旁觀,鄭國則甘當楚國的馬仔。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11K04.jpg" />
邲之戰開戰前,楚軍三名士兵駕一輛戰車衝向晉軍方陣,殺一人取其左耳,生俘一人而還。途中戰車上的弓箭手射殺一頭鹿,獻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