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家書 (第1/4頁)
白鹿謂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壽王還任遼州州牧時,州中大小事務,便都是顧衍主持。如今壽王一走,顧衍升任州牧後,更是政令通達,手底下的人做事也十分賣力。
遼州地處平原之中,本就適合發展農耕,顧衍接手遼州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將盛京流放過來的那一批犯人,全都弄到荒地去開荒。此外,又以每畝免三年田畝稅的政令,吸引了大批農戶開墾荒地。
一時之間,原本無人問津的荒地,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糧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開荒本就是利國利民之事,無非是以前開荒還不如種自己那幾畝地划算,所以才無人主動去開墾,如今一看有利可圖,便個個都十分積極。
尤其北地無論男女老少,皆身形壯碩高大,開墾荒地不過是小菜一碟。政令之下,遼州底下的縣府皆顯露出欣欣向榮之態。
除開荒新政外,遼州的商業也漸漸繁榮起來。
原本州衙之中有個精於商道的小吏,先前與薛功曹不合,遂一直得不到重視,鬱郁不得志之下,只做了一寂寂無名之小吏。這回壽王走了之後,顧衍推行開荒新政,這小吏大約是覺得新州牧有開拓之意,且看他用人不拘一格,遂主動尋上門來。
顧衍素來用人不問出身,更不看聲名顯赫與否,聽了這小吏自薦之語,索性給他一個機會,將人給了主管民生之事的通判。
哪曉得還真讓這小吏弄出點名堂來了,一番政令下去,愣是把遼州通商的名聲給打響了,雖說比不上那些有名有號的,但遼州的山參、皮毛、鹿茸……這一套的山珍,也吸引來了不少外地商人。
顧衍推行的這些政令,效果都是看得著的,切切實實給了百姓們實惠,讓老百姓吃飽了,穿暖了,日子過得舒坦了,誰還去計較那些有的沒的?
遼州本地有些尚武的風氣,為了抵禦入侵的外敵,鄉里的百姓們時常會抄起傢伙反抗。長久下來,便形成了尚武的風氣,鄉里鬧了什麼矛盾,第一個想法既不是找里正,也不是報官,先兩家子打了再說,誰輸了誰就低頭。
衙門去鄉里收田畝稅,都是帶著刀、五六七個壯漢一起去的,也是因為鄉民兇悍好鬥的緣故,鎮不住場子,糧食收不回來,交不了差。
可自開啟荒和通商的政令推行之後,家家戶戶日子都過的好起來了,那些逞兇鬥勇的漢子們,也都知道怕了,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以前是光腳的,大不了就去牢裡,牢裡還管飯。現在他們都成了穿鞋的了,在家裡有地有糧,有媳婦有兒女,傻子才有這樣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