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辣雞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送來女學的孤女,就沒有半個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哪怕是天生智力有殘缺的都從小到大幫家裡幹活,個個都有雙密佈老繭和凍瘡痕跡的鐵手,見兩名女先生並小東家已經在準備朝食,皆搶著過來打下手。
兩位女先生中,頭髮花白的那個年輕時是見過些世面的,人再多她也不會亂,指使這幾個去洗紅薯、那幾個去舀米,沒擠進廚房的就去掃地上積雪,把個全員勞動現場安排得井井有條。
鬧哄哄地忙了會兒,足夠全員吃飽的紅薯糙米粥就做好了,學子們又自覺地把自己分到的碗筷從各自的床頭置物櫃子裡拿出來,排隊領粥。
女學裡這些學子是沒有什麼大魚大肉的待遇的,食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稱得上寒酸……但從先生到學生,沒一個會介意——這年頭一日能混兩頓飽是地主家的日子,普通人是沒有這麼過的;像女學裡這般每日供應三餐、頓頓管飽、中午那頓還能看見油星的伙食,已經是農忙時的青壯勞動力才有的待遇了。
燕紅原先也是想讓孤女們吃上肉的,每日能吃上一兩片也行,是董慧阻止了她……這些學子不一定全都會跟著燕紅走,往後難免會有人四散他方,範不著把人養出脾性來,那反倒是把人給害了。
用過朝食,女學裡便響起了讀書聲,有念千字文的,有念道德經的。
燕紅並不跟著學子們上早上的啟蒙課,提著掃帚回家一趟、擱董慧這兒撒撒嬌,便換上便於行動的衣裳,招呼燕赤霞一道去山上煉體。
中午前,燕紅滿頭大汗地從山中回家來,擦了下汗、換身清爽衣物,便又急匆匆朝女學趕。
中午這頓量更大,二妮也會來女學幫忙蒸飯。
在女學裡吃過晌午飯,二妮就不回去了,呆在寬寬大大的教室裡,跟女學的學子們一起學《赤腳大夫手冊》(刪減版)、學針線女紅、學算數算賬。
到申時(下午四點),董慧便過來了。
董慧上講臺時,連兩位女先生和燕紅都坐在下面聽……
董慧每日只講兩小時,有時候講三皇五帝女媧神農,有時候講秦始皇一統中原、漢高祖斬白蛇起義,有時又講水滸梁山蜀漢北伐。
雖然她生前沒教過書備過課,但講出來的內容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也是很有趣的——張氏和蘭嬸子手頭沒什麼事時,都會抱著在其他人面前只裝成普通家貓的橘白貓妖過來,坐在窗子邊蹭故事聽。
燕老大聽妻子張氏復訴過董慧講的三國故事,極其有興趣,奈何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