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昔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世人都像譚兄這般樂觀曠達,或許這天底下就不會有失意人了。”周叔頤臉上全是讚歎,他完全能夠想象到譚兄活得有多快樂,可人活在世上,本來就有很多牽絆和枷鎖,他很想成為這樣的人,卻恐怕永遠都做不到。
所以,他忍不住有些好奇:“可這世上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若有一日譚兄遇上無法解決的困境,是否會後悔今日沒有向神佛祈求庇佑?”
好唯心的說法,譚兄並不喜歡這種表述:“什麼叫無法解決的困境?周兄你做人真的很悲觀,凡事都喜歡往壞了想,你做事是不是往往會思考到最壞的境地,然後行事的勇銳就會被一削再削?”
完全被說中的周叔頤:……
對方沒說話,譚昭就當人承認了:“很多人都覺得,安於現狀、不做不錯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處事規則,官場中人應當也有不少人喜歡這般明哲保身,但你真覺得這樣的經驗值得被人借鑑嗎?”
這對於沒有野心的人來講,確實是一種非常舒適的生活狀態,但很顯然周叔頤不是這種人,有野望有夢想的人試圖去套不屬於自己的殼子,這就會非常難受。
要是在現代,以周叔頤的家世,未嘗不能有更多的選擇,但這是“惟有讀書高”的古代,周家又是書香門第,延續家族的傳統是後代子嗣必須要遵守的規則。
周叔頤立刻搖頭:“不,我不這麼認為!”
他生於錦繡周家,從小就與官宦子弟來往,而家中也常有朝中官員進出,他在京中看慣了觥籌交錯,加上父親的影響,他對做個文官漸漸起了逆反心理。
他不喜歡跟紈絝衙內們打馬遊街,也不喜歡高談闊論,所以他並沒有入國子監讀書,反而是隱瞞家世去了城外的書院讀書。
可即便如此,書院裡的文人相交他也不喜歡,這裡就是入朝的預備役,很多人都會將“市儈”寫在臉上,果然相較於文人,他更喜歡直來直去的武人。
可他是父親的獨子,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從父母到祖母,甚至是隔房的大伯小叔堂兄,都堅決反對他從軍。
為了這個,他不止一次跟父親爭吵,甚至為此拒絕娶親生子。
可……他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
相較於爽朗直率的譚兄,周叔頤覺得自己太瞻前顧後太扭捏了,以至於到這個年紀,他還一事無成,執拗地在堅持一些別人覺得毫無用處的東西。
“譚兄,介意我多說兩句話嗎?”
譚昭放鬆倚在窗邊,抬了抬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