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祖、太宗(下) (第2/26頁)
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州至山海關的陣地,穩紮穩打;因為清兵人眾馬多,糧草補給頗成問題,利於速戰,故須以靜制動,以拙限速,以重壓輕。至清兵師老馬疲,銳氣漸消,開始撤退時,即為大舉反攻的時機。與清軍相爭而定勝負者,在穩、在久、在耐得住。至於戰術方面,清兵人各二馬或三馬;明軍十三萬,馬只四萬匹,利於守而不利於攻。防守之道,針對騎兵而用車營,即營地以大車為防禦工事,限制馬足,車後伏弓箭手,敵騎迫近時,發矢射人射馬。車營可以移動,逐漸推進,步步為營,既守亦攻,故曰:"以車營逼敵。"
松山之戰,在清朝實際上是被迫應戰。其時清軍圍錦州,系更番輪代。崇德六年八月,由多爾袞代濟爾哈朗,而明軍八總兵所屬部隊都已到齊。太宗患"鼻衄",本不宜行軍,但強敵當前,既有堅忍不拔的祖大壽,又有在西北剿匪、威名素著的洪承疇,此戰關乎興廢,乃抱病啟程渡遼河。據《實錄》載:"鼻衄不止,承以碗,行三日方止。"將至錦州時,先令多爾袞在高橋安營,以便進駐。多爾袞恐有失,請太宗駐駕松山、杏山間,實已繞出敵後。觀乎《實錄》中記載太宗之言,一則曰"不來,切勿輕動",再則曰"近則迎擊之,倘敵兵尚遠,先往迎戰,貽累於眾,即與敗無異",可知完全是採取守勢。如果不是朝臣奉旨促戰,相持之下,吃虧的應該是清軍。
洪承疇佈陣的情況,據《太宗實錄》載:
是時敵人於松山城北乳峰山岡結塞,其步兵於乳峰山、松山之間掘壕立七營。其騎兵列於松山東西北三面,合步騎共號十三萬。其領兵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李輔明、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及副將以下共二百餘員。癸亥,明總兵八員,率兵犯我前鋒汛地,我前鋒軍擊敗之,又合鑲藍旗護軍追擊至塔山,獲筆架山積粟十二堆。
據《全遼志》,乳峰山在錦州西南七十里,中峰如蓋,東西十二麓,拱城按:指松山城北向,憑山拒守,復以騎兵列陣於松山東、西、北三面,則當面之敵,不過南面高橋的清軍,眾寡之勢判然,但運動不便,亦以固守為宜;不意出戰失利,失去積聚。所謂筆架山,實在是兩個島:筆架山有大小兩座,對峙海中,潮退有石如橋,一廣八丈,長四里許;一廣三丈,長三里許。這跟覺華島是一樣的情形,由海道運糧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