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告狀 有人告淮王妃的狀,還一狀告到淮…… (第6/9頁)
歸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郎不管什麼派系都要頂上去。
周元安排了可靠的人把信送走,又去問趙承潤,他若是要回京,正好可以同李戾做個伴。
趙承潤黑著臉,咬牙切齒道:“我不回去了。”
老婆都沒了,他赤手空拳的,回去討打嗎?
·
李淮修子那日回來以後,京城的風向就又變了。
起先都說那說書人是淮王的人殺的,如今又有人說是那鎮南王的世子爺,兩人一向有舊怨,可不就對上了。
但是沈意行往日裡在京城的風評著實很好,他手下辦過幾個大案,隱隱有些青天大老爺的名頭。這流言是越傳越離譜,不知道要往什麼方向走,結果第二天下午就有個人被推到午門處斬了。
馬上就有訊息靈通的,原來這說書人私底下好賭,銀子輸光了,自個一個人跑路了,留下一大家子被賭莊收債的人砍了。百姓們也無意去探知真假,知道有這麼個人以後,拎著爛菜頭去午門,心裡還要對說書人鄙夷一番,總之,這事表面上是風平浪靜地過去了。
李淮修坐在書房裡,把名冊挨個看完了。
烏正笑眯眯的,“這次把那邊的人拉了起碼三分之一下來,都在名冊上,內閣裡頭有一半都是我們的人了。”
如今元帝不在,幾個內閣老臣代為監國,都是些活了幾十年的精怪了,位子就松得很。沈世子沒能把罪名定給李淮修,這名頭自然得找個人帶,一個叛國的罪名壓下去,可不是得走一溜人。
李淮修倒是沒見有多高興,他垂著眸子把這一冊名冊又看了一遍,目光停在一個名字上,“工部的陶遠,這是陶鴻興的後人?”
烏正想了想,這名字時間有些久了,他緩了一會才想起來,“該是陶先生的後輩,出了五服的。”
當初李太子南逃,有跟著他甘願赴死的忠心之輩,也有圖個安穩,歸順新朝的人。成王敗寇,前者讓人可敬,後者也沒有什麼值得指摘的地方。
李淮修嗯了一聲,語氣裡情緒不明,“我記得陶鴻興是有個女兒的。”
“確實,今年也該是及笄了。”烏正頓了頓,摸不透他的意思,只好接著說下去,“當年出了那檔子事情,這陶娘子就不願意同我們一齊了。”
那時陶鴻興剛去世,李戾也傷了腦子,李淮修甚至還沒被找回來,他們也沒能找到落腳的去處,小娘子又哭又鬧的,他們也不強留,更不怕她一個小女兒透露出去,給了些銀兩,派了兩個人送她回了京城,迅速又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