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鑄軌直道 (第2/3頁)
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導:“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與樓桑……
見蘇伯向來昏黃的老眼,竟越發清明,燦如繁星。
劉備終於醒悟。
墨門當真是為他而來!
相親宗人、接納附民,又納烏桓異族,豈非‘兼愛’?
有邑無門,建高牆望樓以自守,可是‘非攻’?
大儒齊聚樓桑,學壇文風日盛,又豈不能稱‘尚賢’?
劉備越想越怕。本侯竟是墨門信徒?!
不能吧……
或者,只是因為自己的作為,恰巧與墨家暗合!
對,對,對。就是這樣。
送走蘇伯,不覺渾身早已溼透。
晚上恩師還要講兵法,斷不能缺課。家傳經文,亦要日日不綴。多去學壇聆聽幾位大儒的宣講。
仁、義、禮、智、信,儒道治世。
切記,切記!
墨家在邑中的訊息,劉備誰也沒說。包括母親在內。見劉備大汗淋漓,下到三樓浴室沖涼。公孫氏這便去取換洗衣服。劉備年紀漸長,公孫氏卻和劉備初見時一個模樣。歲月豈能無痕。
也不知公孫氏如何能對抗風霜的鑿刻與研磨。
母親說她一直活在公孫嵐和公孫煙交替的繩環裡。
劉備沒有領悟其深意。再追問,母親已不願說起。
母親,果然是母親。
劉備的心事,被一眼看穿。母親說,究竟是奇技還是淫巧,要看為何所用。利國利民,便是奇技。為一己之私,便是淫巧。歷代先賢多有創造。先不說造渾天地動儀的落下閎、張衡,便是南陽太守杜詩,亦被稱為‘杜母’,百姓思之不忘。
再說,若無上古先賢取火造物。直到今日,我們不還茹毛飲血,衣不蔽體?
劉備茅塞頓開,心結盡解。這便拜服在地。
得母如此,子又何求。
原本有些打退堂鼓的舫車督造,便又如期進行。
東西向,是大道。督造樓桑邑時便被劉備加寬。如今可並行八車。中為天子馳道,兩側為官道。取兩側官道,居中開槽,埋設鑄軌。邑民中有知西林邑中車樓的人,這便醒悟。少君侯要把西林車樓搬到樓桑。
只是,為何要沿東西主街鋪設鑄軌直道兩條?
此兩條嵌在凹槽內的鑄軌,軌面與街面齊平。又是何意?
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