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有軌騾車 (第1/3頁)
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農人忙於育秧時,鐵軌已開始在邑中鋪設。間距便是始皇帝‘車同軌’時規定的六尺。
本只是充作戰車樓行進的軌道,結果劉備福靈心至,何不沿街道造一條嵌入式的凹形車軌,用來行駛公共馬車?
有軌馬車,是指靠馬匹牽引車輛、車輪在鋼製軌道上滾動行駛的交通運輸工具。可搭載數倍於普通馬車的乘客和貨物。由後世的英國人發明。第一個提出將馬車軌道嵌入路面的是法國人。在蒸汽機車沒有問世前,有軌馬車是陸地最強運載工具之一。
有軌馬車為兩駕馬車,設前後車門,供乘客上下。
樓桑南北窄而東西長。從東闕到西闕,有五里之遙。說長不長,說短亦不短,平日還好,若遇雨雪,走起來頗為費力。若能每隔一里,置一座車站,豈非絕妙!
這便找來蘇伯,將心中所想細細道來。
蘇伯點頭道:可行。只是少東家,齊民不可乘馬車。若只是供邑中官員學子出行,計程馬車足以。何須再造此物?
是了。
編戶齊民是不可乘坐馬車的。等等,拉車不用馬不就行了嗎!牛車太慢,驢車運力又低。劉備靈機一動:騾馬如何?
蘇伯點頭:騾車可行。只是,拉車的騾馬要雄健有力才行。
基因看父母。
雜生騾馬的公馬,可用鮮卑重挽馬。母驢的話……
劉備這便找來蘇雙。
蘇雙說,何不用渤海黑驢。其形體勻稱健壯,筋肉發達。頭頸高昂,面直口齊,眼大有神,背腰平直,肋骨拱圓,腹部充實,關節明顯。以鮮卑重挽馬和渤海黑驢繁殖,可產大型騾馬!
這便命張世平和宗人同去販渤海黑驢。待渤海母驢隨船抵達。只見它全身毛色烏黑,無一雜毛,身形高大壯實,四肢粗重,蹄低而大,體形偏重,胸寬而深,堪稱當下之‘重型驢’。配馬生騾質量尤佳。
公交樓車的設計,也隨之出爐。
和舫舟類似。分上下兩層,以梯相連,能乘百人。故又叫:舫車。
劉備在西林邑軌道上親測,兩匹鮮卑重挽馬拉車,若不停留,五里長街,半炷香時間便可走完。
只等騾馬出欄,便可在邑中行駛。
鍛造、鋪設鐵軌皆費工時。騾馬出欄亦要時日。即便是舫車的技術定型,亦需諸多時間完善。不著急。慢慢來。
當下冶鐵業十分發達。大型鍊鐵高爐,可日產鋼鐵六十餘鈞(1噸)。時有三個規模較大的冶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