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民情得疏 (第2/3頁)
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密度,自然繁華。隨之而來的口角摩擦亦不在少數。都是些鄰里之間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以前也無邑長,又不至於去少君侯府跪地喊冤。故而只能忍氣吞聲。如今樓桑開闢官舍,這便紛紛前往訴訟。
民情在疏不在堵。樂隱秉公明斷,眾人皆服。
劉備登樓遠眺,見官舍前連日排起長龍,這便嘆了口氣。再繁華富足,路不拾遺。亦有諸情民怨。所幸官舍設定及時,未造成大禍。民相訴告,多不為金銀。有時候,所求不過是個‘理’字。
人活一世,所求不過是清白二字。
說到清白,最近學壇出了件大事。向來三人成眾的北海一龍竟鬧翻。
管寧當眾割袍斷義,與華歆斷交。
此事發生在田間稻作。只有三人在場。究竟為何,劉備忙喚邴原前來細說。
五樓書房。邴原跪地行禮,口呼少君侯。
劉備急忙將他扶起。賓主落座,劉備便問:何故至此?
邴原以袖拭淚,這便將前後諸情細細道來。
起因有二。劉備用朝廷所賜諸侯安車送閻柔兄弟去病舍就醫時,三人亦在場。管寧舉止如常,可華歆卻臨窗窺探,舉止失儀乃其一。前日,三人同在水田鋤草。見田頭有一金,管寧依舊揮動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興奮的拾起,偷看管寧神色後又扔了它。此是其二。
管寧遂怒割袍袖,斥曰:“子非吾友也!”
劉備嘆了口氣。該來的總歸要來。割席不成,於是割袍。可還能轉圜?
暗忖片刻,劉備忽然開口:斷袍何在?
邴原答道:在宿舍。
劉備又道:速速取來,切勿讓管寧知曉。
“喏。”邴原這便離去。不久即回。儒服、斷袖皆在。劉備端去母親繡房,又把前後諸情告知。母親細細看過被割去的斷袖,這便言道:一個時辰後來取。
劉備笑道:有勞母親。
母親女工,在劉備心中自是第一。續接斷袖,自然毫無問題。問題是,管寧那邊又該如何去說?
乘天梯升上五樓,邴原仍在。見劉備上來,急忙起身相問。
劉備讓他稍安勿躁。說一切自有分曉。
待公孫氏送來縫補好的儒服,劉備這便和邴原趕往樓桑學壇。
學壇居中,大儒居後院精舍。前院居中為林蔭大道,左右兩排皆為宿館,分三層。與酒壚類似。一層是通鋪,隔成數間大屋。二層是精舍,四人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