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浮屠佛祠 (第1/3頁)
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樓桑的板楯連弩,也被將作館成功研發。以堅木為內板,蒙雙層牛皮。牛皮用生皮髹漆,漆中混入搪瓷釉粉,合甲而成。板楯背面,及腰處架設橫臂。安裝大黃弩。盾開雙孔,用於射擊。
十石大黃弩,又叫黃肩弩、大黃力弩。能遠射八百步。
十石強弩為腰張弩。開弓姿勢為‘坐舉足踏弩’。射擊時端坐於地,弩平放面前。屈膝,用雙腳踏住弩擔,腰部套上腰鉤,並用腰鉤兩端鉤住弓弦。張弦時,弩手須兩腿用力蹬直,身體隨之後倒,利用腰腿同時發力,拉弦上機扣。
因與板楯連成一體,可牢牢撐在地面。故而射擊時無需兩手端舉。只需用肩部頂住弩柄,採用類似後世跪姿射擊的方式,射出弩箭。
正因為有穩定的結構支撐。於是,夏馥將‘並射連發大黃弩’向後拉動活動木臂上弦的方式,改成絞盤上弦,並用‘棘齒輪’輔助拉弦。棘齒輪只能向一個方向旋轉,而不能倒轉。裝上棘齒輪後,上弦時,即便力疲,弓弦也不會回彈。
當板楯連弩兵正式組建。盾牌後上弦的噠噠聲,成為騎兵長久的噩夢。
十石大黃弩,遠射八百步。
弩勁之強,世間罕有。連人帶馬射成刺蝟,更是常見。
見板楯強弩兵威力驚人,劉備這便將弩兵所用併發連弩,全部改造成連發盾弩。無論盾牌和弓弩,皆比板楯和大黃弩,削弱不少。然而勝在輕便靈活。連發盾弩兵,身著髹漆革甲。頂盾射擊,可擋對面箭雨利器。攻防皆宜,用好有奇效。
刺奸最近來報,酈城有丹陽人家在家中私建浮屠祠。供奉異端。
劉備這便前往一觀。
只見此祠分二層,正是由西院前樓改建。重樓飛簷高挑,雕樑畫棟。窗欞鏤空,佈滿花紋。宅邸兩扇門上,各設鋪首銜環一對。與中原風格不同,此鋪首乃是個長著翅膀的羽翼人。樓的柱礎、窗下、房頂皆刻有熊形。樓頂立一輪盤,數達七重。下部相輪,庭院大門和側門上,共浮雕五個羽翼人。羽翼人造像,造型古拙,皆為女性。頭圓大,頸短粗,表情凝重,頸、腕佩佛珠;背生羽翼,羽毛紋路栩栩如生。雙手拱於胸前,體微彎曲,頗有靈性。
問過左右,得知羽翼人乃是楚巫法器,是巫術“引魂昇天”的產物。
此樓名曰:浮屠祠。
小羽翼人是佛教傳入漢土後的“供養童子”造像。東漢江淮地區佛教流行。佛教自漢哀帝元壽元年,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後,最早的信徒皆是帝王貴族。如楚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