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耳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村裡的老人還暗中勸阻過他,讓他不要這麼實誠——他說著什麼“你將這些東西賣給他們,不就等於是虧了一半的價錢嗎”之類的話,無論諾姆怎麼跟他解釋都聽不懂,堅持認為是諾姆虧了一半的錢。
諾姆也懶得和他解釋,只是去做了更多的鹹魚,並在下一週的時候賣了出去。
第一個月,除了諾姆之外竟是沒有一個人向商隊出售大量的貨物。他們仍然堅持自己步行或是駕車前往耶路撒冷,然後賣完東西再趕路回來。
也因為他大量出售賣的很好的鹹魚,那個負責他們村的祭司也和諾姆混的比較熟了。他們還約定好,等下次來進鹹魚的時候,那個祭司會給他帶幾瓶耶路撒冷產的酒——當然也是付錢的,而且價錢和在耶路撒冷買的價格一樣。
從第二個月開始,終於有一些年輕人意識到諾姆掙的錢不光沒有少,反而更多了——而且不是多一點半點,而是多了幾倍的差距。
因此不顧村裡老人的勸阻,他們也將自己賣的東西賣給了商人。
但是商人收東西的優先度也有差別。像是易碎的陶器、容易腐爛、撞壞的軟質水果,商人一般就是最後才要,甚至就是堅決的不要。
那些半價賣給商人貨品的人,一開始還感覺自己血虧……不過後來他們漸漸改變了這種觀點。
原先是每週工作一到兩天,來回路上花費六天;現在則是每週工作三四天,剩餘的時間則是完全自由的閒暇時光。少年人樂得享受這種悠閒的日子,成年人也願意多付出一些工作時間爭取雙倍的錢。
而即使不願意半價出售貨物的老人們,也開始從商人手上買一些遠方才有的東西——他們會先下“訂單”,也就是用泥板記下人名和貨品的名字及數量,讓商人們來的路上專門留意一下。等到送到貨物,他們會再將這些東西抹掉。
據說每個省都有一個城市被所羅門王欽定為“商人集聚之地”。商人們在向比較富庶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出售貨物之前,會先在那裡歇歇腳,互相交換一下商品。因而商人身上幾乎是什麼東西都有。
孩子們也無比崇拜這些好像什麼都能搞到的人。
應該說,多虧了這些商人都是祭司。
因此他們識字、識數,在人民中的親和力也大。也因此,他們才能在各地遊走,不致出什麼差錯。
一開始這些被選中的年輕祭司還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厭煩和消極,僅僅是依靠著對所羅門王的忠誠才會去做這些“神聖的工”。但在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