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3/4頁)
辛夷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便是漫長的復健和適應失明的過程。汪帆本身的學校的校醫,在她的照顧下,止怡底子雖然不好,但是也在慢慢地復員,紀廷也儘可能地抽出時間陪伴在止怡的身旁。
對於失明的人來說,成年後的失明遠比自幼看不見的人要痛苦得多,因為他們看見過斑斕的世界,面對黑暗對於他們而言要更加殘忍。有時汪帆也不知道止怡心裡是怎麼想的,因為她從來沒有抱怨過,她在那一次長久的沉默結束後,彷彿已默默地接受了這個事實。突如其來的變故和傷病讓她一夜之間長大了很多,誰都沒有想到,一向柔弱的止怡盡然也會那麼堅強,就連汪帆也自認不如。
最初的日子是艱難的,高中是畢業了,但大學的生活卻只能放棄,看著自小一起長大的同學玩伴紛紛走向各自的大學,顧維楨和汪帆總是儘量避免在止怡前面說到這些。對於父母的小心翼翼,止怡自然也有所察覺,她淡淡笑著對父母說,其實對於學業,她本來就不是個有天分的人,對升學也並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希翼。她更頭疼的是必須要開始適應全然是黑暗的世界,復健,摸索著行走,在茫然中辨析方向,學會用耳朵和雙手代替雙眼……開始的時候她總是不停地摔倒,即使在家裡,生活了十八年,原本以為閉著眼睛也能來去自如的地方,真正看不見的時候,卻也成了原始叢林一般,一個人的時候步履維艱。
她摔倒了以後,好幾次身上磕得青青紫紫,怕父母擔心,總是咬牙忍住疼,不肯出聲,可汪帆卻通常是從家裡打翻東西的狼藉痕跡得知發生了什麼,掀開她的衣服,看見到處的瘀傷痕跡,心痛得無以復加,回過頭來,反倒是止怡在安慰媽媽,說沒事的,不要難過。
從此以後,汪帆採用了紀廷的建議,把家中所有不必要的陳設一概摒棄,剩下的簡單必須的傢俱也基本上採用圓滑柔軟的材質,實在避免不了的稜角也都用海綿和布包裹了起來,儘可能地讓止怡在自己的家中行走方便,即使跌倒,也不至於傷得太厲害。
就像止怡說的,即使她是個比較笨的孩子,但是她比別人多吃點苦頭,慢慢地,總會有適應這一切的一天。出院半年後,她開始可以在家裡自行走動,基本上生活可以自理,顧維楨給她請了一個盲文的教師,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女子,經驗豐富,人也和藹,每天下午到家來輔導,止怡也開始學習著用雙手,而不是雙眼來接觸文字。這個時候,她堅持不再需要媽媽頻繁地請假在照顧自己,在她一再的堅持強調和保證後,汪帆無奈之下重新開始正常的工作,好在正如止怡說的,她已經學會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