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派楊昌濬去幫他。此外,鮑超、楊嶽斌都可以起用。”
“是!”醇王答道,“一開戰,兵餉兩事,頭緒很多,請皇太后飭下軍機,與臣會商詳奏。”
戰守大計可以憑慈禧太后一言而決,如何戰、如何守,自然要靠醇王去籌劃。親貴中,醇王一向有知兵之名,加以他很佩服左宗棠,也知道倚重李鴻章,自會向他們請教諮詢,斟酌盡善,所以她很放心,只是有句話卻不能不說。
“何璟在福建七年,炮臺也修了不少,何以這麼不經打?張佩綸也很能幹,何以一開仗就敗成這個樣子?雖說輪船、大炮不及人家,如果謹慎小心,也不見就能讓法國人佔了便宜。如今前方的情形還不十分清楚,而且也正在用人的時候,不便查辦。不過,喪師失地,不是小事,朝廷紀綱,更不能不顧。該怎麼辦才合適,你們也得拿個辦法出來。”
“是!”醇王答道,“大敵當前,自然以收攬民心,合力禦侮為頂要緊的事。至於疆臣守土,責有攸歸,等馬尾開仗的情形,有了詳細奏報,必得要論是非、定功罪。朝廷紀綱所繫,臣斷斷不敢徇私,不過眼前務必要求皇太后恩典,暫置不問。”
“我原是這個意思,只要你記住了就好。”慈禧太后又說,“你下去趕緊找左宗棠商量吧!下午再遞牌子。”
醇王退出養心殿,立刻派侍衛分頭通知,到適園聚會。等他回府,奉召而至的王公大臣,已接踵而至,一共四個人:禮王、奕劻、孫毓汶、許庚身。
“左季高呢?”醇王問道,“他不來怎麼行?”
“左侯兩天未到軍機了。”孫毓汶答道:“我派蘇拉去請,左侯說是‘在家聽參’。”
“聽參!”醇王詫異,“誰參他?為什麼?”
“延樹南上了個摺子。萬壽節那天,左侯沒有隨班行禮,延樹南上折糾參,奉旨:左宗棠交部議處。”
“這也是小事。唉!”醇王痛心疾首地,“國事糟到如此,還講這些虛文小節?書生不懂事,真正可恨。左季高也是,何必為此小事鬧脾氣,落個不識大體的批評,何必?”
“這倒也不能怪左侯。”許庚身比較公正坦率,說話不象孫毓汶那樣暗含著陰損的意味,“他沒有隨班行禮,自然是失儀,但也是起跪不便之故,壯年戎馬,腰腳受損,老來不能跪拜如儀,平心而論,亦有可原。延樹南借題發揮,說他驕蹇,甚至斥之為‘蔑禮不臣’,持論未免太苛,而且也真是不識大體。王爺請想想,以左侯的功勳,說他‘蔑禮不臣’,不就說他恃功而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