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候欽派大臣,到閩查辦。”劉璈在任所的資財,責成劉銘傳派廉幹委員,嚴密查抄。一道是給湖南巡撫,張佩綸的第二位老丈人卞寶第,去抄劉璈在原籍的家。
此外還有一道明發:“命刑部尚書錫珍,馳驛前往江蘇,會同衛榮光查辦事件。”向來欽差大員查辦要案,多用假地名隱飾,明明是往四川,偏說到湖北,象這樣的障眼法,原是瞞不住人的,明眼人一望而知是查辦劉璈。
左宗棠當然要展開反擊,上奏攻訐劉銘傳棄基隆的詳細情形,指他喪師辱國之罪,過於徐延旭、唐炯。不想碰了個大釘子,所奉到的復旨是:“劉銘傳倉猝赴臺,兵單糧絀,雖失基隆,尚能勉支危局,功過自不相掩。該大臣輒謂其‘罪遠過徐延旭、唐炯’實屬意存周內,擬於不倫。左宗棠著傳旨申飭,原折擲還。”
臥疾的左宗棠,受此羞辱,病勢劇變,不能不再一次奏請開缺。當然,一道溫旨是少不了的,準他交卸欽差大臣的差使,不必拘定假期,儘管回湖南安心靜養。又恭維他“夙著勳勤,於吏治戎機,久深閱歷。如有所見,隨時奏聞,用備採擇。”同時叮囑:病體稍痊,立刻回京當他的大學士。
這道惓惓於老臣的溫諭,寄到福州,左宗棠神明已衰,無從感念聖恩了。延到七月二十七子時,一瞑不視,當時由福州將軍穆圖善、閩浙總督楊昌濬會銜出奏。奏摺慢,電報快,福建營務處電致北洋衙門,到第二天中午,京裡就得到訊息了。
這是意外,然而亦非意外。左宗棠到了福建,諸事不甚順手,他雖以諸葛武侯自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志節,或者差相彷彿,但寧靜致遠的修養卻差得多。由於對法軍只好“望洋興嘆”,抑鬱難宣,因而肝火極旺,終於神智昏昏,經常在喊:“娃子們,出隊!”左右亦就順著他的話敷衍。這些情形,京中亦有所聞,料知他不久人世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他總是國家的元勳,慈禧太后一向優禮老臣,自然傷感。而醇王回想左宗棠入京之初,氣味相投,論公,保他以大學士管理神機營;論私,以親王之尊,待以上賓之禮,並坐攝影,賦詩相贈。誰知這樣的交誼,竟致不終!回首前塵,真所謂“感不絕於予心”,同時也覺得助李攻左,不免愧對故人。
因此,左宗棠的飾終之典極優。雖不如曾國藩,卻遠過於官文和沈葆楨。官文追贈太保,左宗棠追贈太傅;官文入祀賢良祠,左宗棠入祀昭忠祠、賢良祠,並準在原籍及立功省份建立專祠。諡法就更不相同了,官文諡文恭,這個恭字只對謹飭馴順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