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吧,”他說,“兩位分班當差好了。如今南來北往方便得很,一位回府,一位在京,到時候替換如何?”
有此結果,陳、曹二人自然樂從。於是繼祿跟奕劻說知其事,第二天便奏明慈禧太后,一面明發上諭,準陳秉鈞、曹元恆“分班留京供差,兩月更換。其留京供差之員,每月賞給津貼銀二百兩,由內務府發給。”一面密電各省,催問物色良醫,若有結果,即便送京請脈。
※※※
電報到達浙江,新到任不久的巡撫馮汝弢,大為緊張,將幕友請了來問計。總督、巡撫的幕友,稱為“文案委員”,禮數如州縣官對“老夫子”那樣,相當客氣。如果是單獨找誰議事,往往移樽就教,倘或廣諮周詢,必得命小廚房專門備一桌菜,等酒過三巡,從容請教。
這天吃到一半,馮汝弢才把電報拿出來,一提個頭,舉座都望著一個人笑了。此人名叫杜鍾駿,字子良,揚州人,是前任張曾揚的幕友,馮汝弢把他留了下來,專管往來函牘。
“怎麼?”馮汝弢問道:“子翁必是精於此道?”
“真人不露相。”有人說道:“子翁的醫道,真正叫‘著手成春’。”
“那好極了!”馮汝弢說:“我一定力薦。”
“不,不!多謝中丞的美意。此事關係出入甚大,萬萬不敢從命!”
語氣很硬,馮汝弢倒愣住了。心裡在想,如果他說所知甚淺,不敢貿然嘗試,可能是謙虛的話,說是“關係出入甚大”,便是別有所見,倒不便造次了。
“從長計議,從長計議!”有人看出風色,用這樣一句話,將此事扯了開去,解消了僵局。
到得第二天,馮汝弢特意去訪杜鍾駿,道明來意,是勸他進京應徵,但又說,果真有苦衷,亦可商量。
“中丞!”杜鍾駿答說:“戊戌以後,亦有徵醫之舉。當時的情形,中丞想來總很清楚。”
於是杜鍾駿說了一個親耳聞諸“同道”的故事。他的這個同道,是廣州駐防的漢軍旗人,姓門名定鰲,字桂珊。戊戌政變一起,中外震動,不久便有為皇帝徵醫的上諭,廣州將軍便保薦門定鰲入京應詔。
同時被薦名醫,還有三人:朱煜、楊際和,以及另一個跟門定鰲一樣,姓很僻的愚勳。先是個別請脈,門定鰲的醫書讀得很多,擬脈定案,徵引“內經”、“素問”及金元以來各名家的著述,融會貫通,頭頭是道。慈禧太后對他頗為賞識,誇獎他是儒醫。
及至要用藥了,是由四名醫會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