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立儲 (第1/5頁)
五葉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貞和帝手撐著御案,氣得胸膛起伏。
德慶看著形勢不對,他還真怕皇帝給氣個好歹來......上回聽說二皇子被刺暈倒那是裝的,但這回可就是真的了......
可他只是太監總管,管不著朝廷重臣,也不好隨意插言,只能輕喚了一聲陛下,然後就對下面的楊首輔使眼色。
但楊首輔要麼不說,既說出話來那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連皇帝都懟,哪裡會看個太監的眼色?
就這樣僵持了許久。
空氣凝滯,好像只剩下了貞和帝的喘息聲。
若貞和帝真是個昏君,他可能就甩袖離開了。
或者他也能不管不顧的下道聖旨,想立誰為儲君就立誰為儲君。
可偏偏他一向自詡自己雖不及堯舜,但卻也是殫精竭慮,勤政愛民的一代明君。
將來留在史書上的記載也該是大周朝的中興守成之君。
這樣要名留青史的明君如何能做出枉顧祖宗禮法,不顧眾臣勸誡,僅憑自己喜好的一意孤行之舉呢?
所以他只能忍著,拖著。
哪怕是自己奇怪的心理作祟,也要把事情做得合情合理,仿似完全出自公心一般,同時還要讓眾臣都認可他的決定,認為那是聖明的決定。
就這樣也不知是過了多久,皇帝的情緒終於慢慢緩和了一些。
他瞪著楊首輔,終於開了口,但話卻是對鄭閣老和兵部尚書吳啟同說的,道:“鄭愛卿,吳愛卿,你們先退下吧。”
這是要私下好好跟楊首輔“談一談”的意思。
鄭閣老和吳尚書聽言沒怎麼猶豫就起身告退了。
就楊首輔,他不出聲則已,既出聲就是已定了主意,又豈是皇帝能勸動改變的?
鄭閣老和吳尚書退下。
德慶倒是留了下來。
貞和帝看著楊首輔那張耿直的忠誠臉嘆了口氣。
他道:“愛卿你年紀大了,就不必拘禮,坐下跟朕說話吧。”
楊首輔沒動。
動什麼動啊,一會兒還不得跪?
他也對著皇帝嘆了口氣,緩緩道:“陛下,老臣知道陛下的心意。三位皇子,大皇子和三皇子皆是陛下親自教導,看著長大的,唯有二皇子與陛下自小分離,不親近。”
“三皇子文弱,優柔寡斷,但大皇子卻穩重老成,堪為不錯的守成之君人選。且現如今岑家已除,亦不擔心他受岑家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