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靜竹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終也只是享壽甲子。
而自己為了帝業廝殺了大半生,又為政事勤勉了大半生,耗費了多少心血、體力,說不定還活不過兄長那個壽年,若是那樣,自己往後,也就是千把個日子可活了。
一想到這裡,玄宗便頭昏腦脹,整個人越發不好了。
偏在這個時候,壽王李瑁又上書說要為寧王守孝三年。
按《唐律疏議》,已將秦漢以來約定俗成的喪儀規矩納入了律法,守喪期間舉哀要哭、不能飲酒吃肉、不能同房、不能歌舞尋歡、也不能改嫁。否則便是十惡之罪中的“不義”、“不孝”,要接受最嚴厲的處罰,且數十惡,絕不得赦。
這個瑁啊,平日看著再過溫順,終究也是武惠妃之子,身上流傳著武家的血脈。
原本叔伯過世,子侄守喪,不過五月。他自請按三年守制,就是要以寧王為“養父”,全的是“父死,子守喪三年”的禮。
那便意味著這三年內,自己那個移花接木的法子行不通了。想起那個豐美可人的壽王妃,玄宗便越發覺得不痛快。若說平時自己還會顧忌這個、那個,現在人生都倒計時了,還管什麼勞什子規矩,還懼什麼人言?於是,當下便讓高力士去辦,直接讓壽王妃入道觀為女道士,這樣一來,就等於是與壽王和離,再沒了干係。
高力士一怔,心知聖上這是失了耐心,不想再等了,只是此舉終究還是太過悖禮,身為聖上近臣,總要盡心為其周全,於是他眼中透出憂慮之色,迎著龍顏緩緩開口:“皇命讓壽王妃為女道士,可否有個由頭?”
高力士一向不多言,更不會逆拂聖意,此時委婉地提醒自是好意,玄宗想了想:“就說效仿壽王為寧王守孝,她自己便要主動為婆母武惠妃、也就是被追封的貞順皇后祈福。”
這是父子倆利用倫常和輿論的又一番暗戰啊,雖然壽王站在倫理和人情的一端,但是他對面的是聖上,只這一樣,他便終究還是個輸。
高力士領了旨,便立即去辦。
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壽王與壽王妃都還在寧王府的喪禮上。
唐時皇室的喪典繁瑣而嚴謹,一共二十六道程式,缺一不可。
此時,才過了第一階段的十一道程式,即初終、招魂、發喪、護喪、奔喪、置靈座、治棺槨、沐浴、襲屍、飯含、明旌。這一階段的所有內容,都是初期的準備,主要由寧王家裡直系親人完成,即寧王長子汝陽王李琳主持、而李琳與壽王李瑁素來親厚,故李瑁連著幾日都在府上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