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又不少都興奮不已,幾乎能看見軍功就在眼前,想象起踏平韃靼之後又該如何加官進爵,當即力薦燕臨趁勝追擊,痛打落水狗,一鼓作氣將韃靼的氣焰鏟滅,好叫他們知道知道大乾還是那個大乾,大乾的鐵蹄才是他們應當懼怕的。
豈料燕臨竟置之不理。
幾道號令下去,沒有絲毫戀戰,徑直下令收兵回營!
軍中難免有人有所非議。
然而勝績在前,便是他們有非議,也無法阻擋燕臨在軍中忽然高漲起來的威信與聲勢,更不用說軍中糧草調撥早已經換上了呂顯的人,對燕臨乃是言聽計從,其他人根本沒有說話調遣的權力。
糧草都沒有,拿什麼打仗?
便你肚子裡有一千一萬的不滿,也只好忍耐著咬牙嚥進去,營中議事時還要對這位年輕的將領俯首帖耳!
初戰一場奇襲,快得猶如一場閃電。
接下來的幾日更將這種戰術發揮到了極致,不斷出兵滋擾,卻又不以大軍強行壓陣,只如老鷹捕食一般一點一點啄食對方血肉,一次又一次地削弱對方力量。
同時還在加緊敦促營中剩餘兵力的整訓。
最疼的就是鈍刀割肉。
韃靼一方不過三次之後就已經看清了對方的意圖,到得第四次時,王庭來兵增援,整整四萬兵士齊聚邊關,打算等大乾一方的輕騎故技重施再次來襲時,迎頭痛擊,讓對方有來無回!
然而真等到這一日交戰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卻是狂潮一般的五萬大軍!
這五萬人裡,輕騎兵只佔了少數,更多的是重騎兵、重弩兵、重步兵!
金戈鐵馬,堅不可摧!
方一交戰,便如同一輛龐大的黑鐵戰車,以碾壓的威勢,絞肉一般蓋過韃靼的軍陣,將他們精心的籌謀摧毀!
韃靼一方簡直不敢相信,那忻州的將領王成領兵作戰,何時這般厲害了?
前後派了三撥哨探前去打聽。
前兩撥都折戟沉沙,直到第三撥人才僥倖帶回了訊息——
忻州軍中,哪裡還有什麼王成?
此次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節節敗退的將領,姓燕名臨,單字為“回”!
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然到任,並且刀斬王成,用舊將領的鮮血完成了自己對兵權的控制,繼而用最快的速度推進了今日這一場令人膽寒的戰事!
戰事才不過進行了十日,韃靼一方已經深感吃不消。
縱使延達暴跳如雷,也無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