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紫藤、傢俱和月港的半個窯 (第1/5頁)
西瓜珍寶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了正月, 新宅門外放了一串炮仗,就開始動工修葺了。
郭果兒帶著裘志和手底下幾個人差不多就住在新宅裡了, 尋了好些泥瓦匠和木匠, 一看陳舍微畫的圖紙,定下的要求就搖頭,說看不懂, 弄不來。
陳舍微又不肯讓步,於是郭果兒差不多把泉州泉城的造屋匠人都弄來篩了一遍, 總算是找到幾個不畏艱難, 反倒饒有興致盯著圖紙琢磨的匠人。
郭果兒鬆口氣, 許了雙倍的工錢和好酒好菜。
“既有這好處,您怎麼不早些說?這價錢許出來,什麼人不好找呢?”那泥瓦匠還好奇呢。
“你得有那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 ”郭果兒灌下一口熱茶,潤潤嘴皮子, 道:“光叫我許出去的銀子勾著了, 弄不了我們家爺要的東西, 也睜著眼睛說瞎話,說行行行, 到時候整治的活計不好, 可不糟心?”
陳舍微給出的宅院修整施工圖紙看起來繁瑣,實質上只是因為他在細節處精益求精。
相反,一些他喜歡的部分都要求盡善盡美的保留下來。
例如大宅後院通向偏門處大塊大塊都包了漿的老石板, 一塊塊或青或褚,顏色紋理各不相同。
陳舍微這人愛憎分明, 於人於物都是如此。
他就很喜歡這條石板路, 還讓他們去找這種老石板, 來鋪就通往小樓的路徑。
小樓院裡因有松樹,所以就題了院名,叫青松院。
在青松院迴廊上,也都用這種被歲月磨得平整光潤的石板來鋪。
院裡的泥地倒是留下了,只是修了兩條石子小徑,又將土都扒了一遍,篩掉石塊,只留下細密的泥土好讓植物生長。
除了泥地要打理,院牆也要修整。
一側的院牆打通,與大宅連在一處,院子倒是往外讓了幾丈,更寬敞些。
院子與護厝之間設了一座影壁,上頭畫什麼雕什麼陳舍微倒是沒吩咐,只叫空置著,他另有安排。
另一側的院牆太低矮了些,缺乏隱私和安全。
陳舍微令其砌成七尺院牆,十分高聳,又怕站在牆下有壓迫感,本來打算從老宅裡分些爬藤月季和薔薇來種,可小工聽見他同郭果兒說這話,就拿著鎬鍬道:“爺,那我可把這老藤給撅了?”
院裡因在修整,所以石板、木料堆了幾座小山,有些亂。
再加上陳舍微上一回來光看小樓和古鬆了,根本沒留意牆角窩著的枯瘦老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