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找出幾根在山間遺留的骨頭,喚來何建國,兩人低聲商量是否該提出按勞取酬的建議。
“我來講一講我的觀點。”何建成含笑望著姜語,他深知她的家庭背景優越,記得她曾在溪水中浸泡腫脹的手,還有她在餐桌上不經意的神情。
雖然張清芳的條件不見得遜色,但生活態度和層次卻有著天壤之別。
何建國明白,既然有人願意挑起責任,他樂於退一步,讓江言少些壓力。
晚餐的豐盛如同節日盛宴,燉煮的排骨、土豆,燙熟的白菜蘿蔔配上濃郁的肉醬,再加上香甜的玉米餅,路紅的眼睛本已因思念而溼潤,此刻嚐到第一口排骨,眼眶再次泛紅。
“我下定決心,今年不回去了。”
她堅定地說。
經過一場情感的洗禮,路紅握緊勞動換來的第一筆收入,決定將思鄉之情暫時收起,她要積攢力量,明年來個大豐收,讓家人見識到她的成長與成就!同樣,張清芳也以市裡新政策為由,決定暫不回家,儘管心中滿是對父母擔憂的電報,但她還是選擇了理智。
面對張長慶和劉愛民的遲疑,何建國適時地提出他的想法,他認為應當共同分擔,不能只讓他人享受成果。
他承認自己在分享食物時有所不足,但他希望能改變這種狀況,讓大家都能真正受益。
就這樣,六個人準備迎接他們的第一個遠離家鄉的新年。
初入知青隊伍的這一年,若按此趨勢發展,他自知難以承受,因此有些事雖明白其弊端,卻不得不去做。
“何建國說得沒錯,主席曾教誨我們自力更生,公平對待。”
江言率先附議,她樂於助人,但絕不容許他人隨意佔便宜,有時吃點虧並非幸事。
“我贊同,我手藝不佳,那就多承擔些經濟負擔吧。”
張清芳頷首,家庭教育讓她明白,何建國並未虧待他們,即使她被寵溺,也懂得尊重他人。
“我也同意,我條件較差,願以勞作來平衡,做飯和打掃家務就交給我吧。”
路紅猶豫片刻,毅然點頭,如果沒有何建國和江言,他們四人很難實現肉食夢,儘管心中不甘,但她理解這個道理。
張長慶和劉愛民略顯尷尬,他們身為男子漢,自感不如何建國,甚至不及江言,但他們無怨言,主動承擔劈柴和清理糞便等繁重任務。
“我並非全無索取,只是想為新來的知青設立規則,不僅為了團隊和諧,也是上級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