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縱論形勢 (第3/6頁)
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耐堅戰。”
滕翼點頭同意道:“李兄說得好,楚人是驕橫自恃,不事實務,歷代君王,均不恤其政,令群臣相妒爭功、或諂諛用事,致百姓心離,城池不修。”
項少龍想起李園和春申君,不由嘆了一口氣。
李斯續道:“若只以兵論,六國中最有希望的實是趙人,國土達二千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以萬計,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到趙武靈王出,不拘成法,敢於革新,胡服騎射,天下無人能敵,可是此後卻欠明君,空有廉頗李牧,仍有長平之失,一蹶不振,最是令人惋惜。就若井內之蛙,無論如何強大,只要有一個傷口流血不止,即成致命之傷。”
項滕兩人心中奇怪,李斯來找他們,難道就是要發表這些高見嗎?
滕翼道:“韓人積弱,燕人則北臨匈奴,後方夾於齊楚之間,現在雖繼四公子後出了個太子丹,仍是難有作為。剩下只有魏齊兩國,前者有信陵君,後者有田單,均是不世出的人材,李兄又有麼看法?”
李斯傲然一笑道:“強極也只是兩隻負傷的井蛙吧!”
頓了頓淡然自若道:“信陵君傷在受魏王所忌,有力難施;田單則傷於齊人的心態。”
項少龍想起他曾在齊國拜於荀子門下,心中一動道:“願聞其詳!”
李斯揹負雙手,往上游繼續走去。
項滕兩人交換了個眼色,均覺這落泊文士忽然間像變了另一個人般,有種睥睨天下的氣概,忙跟在兩旁。
李斯完全不知自己成了主角,昂然仰首,深深籲出一口長鬱心內的豪情壯氣,道:“齊人最好空言闊論,嘿!說真的,在下也曾沾染了點這種習氣。別的不說,只是稷下學士,便多達千人,要他們論政治,遊藝講學,天下無人能及,但若要出師征戰,則誰都沒有興趣和本領。田單雖因勢而起,挽國家於將亡之際,可是事過境遷,那些只愛作空言者,誰都提不起爭霸的勁頭。”
轉向項少龍道:“太傅今趟出使諸國,目的在於化解他們合從之勢,若從齊國先入手,必能事半功倍,只要齊人龜縮不出,楚人那敢輕動干戈,齊楚既然袖手,趙人又與燕國纏戰不休,魏國還有可為嗎?”
項滕兩人恍然大悟,至此才明白李斯說了這麼一番話的真正目的,就是指出此行的第一個目標,非是魏國而齊人。
他們雖急於要上趙雅和趙致會合,但事關重大,把私事暫放一旁,亦應沒有其麼大礙。但這麼一個轉變,各方面都必須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