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理念 東漢之亡 (第3/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陣地,以三萬太學生為後援,口誅筆伐,評頭論足,掀起了輿論的狂潮。
唇槍舌劍所指,就是宦官集團。
依靠宦官剷除異己的漢桓帝震怒。公元166年,也就是羅馬使團訪華那年,桓帝指名道姓以“黨人”罪名逮捕二百多人,判處終身禁錮,史稱“黨錮之禍”。
讓桓帝沒有想到的是,黨錮之禍給受害者帶來的卻是崇高的榮譽。太學生和知識界開始給他們做排行榜,名譽最高的叫三君(意見領袖),其餘則有八俊(俊傑)、八顧(楷模)、八及(導師)、八廚(慈善家)。
這些人統稱名士,也叫清流。
清濁不兩立,衝突還會再起。
公元169年,漢靈帝制造了第二次黨錮之禍。這一次的打擊面更大:被殺一百多人,禁錮六七百人,太學生被捕一千多人。帝國的知識精英,幾乎被一網打盡。
人品的高下,人心的向背,卻也在這時顯現出來。
李膺是八俊之首,通緝令下達時正好隱居鄉下。鄉人勸他逃亡,他卻選擇自投羅網。李膺說,遇事不避難,獲罪不避刑,才是氣節。結果,李膺死於獄中。
吳導是朝廷派出去逮捕範滂的,到了縣裡卻抱著詔書號啕大哭,縣令郭揖也解下印綬準備跟範滂逃亡。範滂卻謝絕了他們的好意,慷慨赴死,時年三十三歲。[23]
什麼叫精英?這就是。
知識精英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產,如果遭到如此大面積的打擊,王朝離覆滅也就為期不遠。可惜桓帝和靈帝都意識不到這點,只有死到臨頭才可能被嚇醒。
果然,十五年後,漢靈帝大赦黨人。
因為黃巾軍打過來了。
[21]見《後漢書》之《梁冀傳》和《李固傳》。
[22]見《後漢書·逸民列傳》。
[23]見《後漢書·黨錮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