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熠給顏子薦寫奏疏掰著手指頭數都是有數的, 不……應該說他基本上就沒寫過什麼奏疏。
這一次遞上來的流程特別的正式, 而且好像還很厚的樣子, 一開始搞的顏子薦還有點感動。
不過因為這封奏疏遞上來的時候正巧他把人喊過來開會——六國都有點打不下去了,嚴格來說是五國有點撐不下去,趙國已經先撤了一部分,跟秦國更多是在大眼瞪小眼, 基本上沒啥進攻行為。
其他國家一看你不動,光等著我出力?於是也都不肯動。
於是一時之間天下進入了一個詭異的和平時期, 只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誰也不敢撤兵。
可是這樣耗下去的話, 對於秦國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糧草的耗費, 大量青壯不能回去耕地, 這都是問題。
是以顏子薦直接帶著奏疏去開了會,大家商討之後,覺得還是議和比較好, 反正秦國現在算得上就是戰勝國,在議和的過程中還是能佔便宜的。
在定下這個方針之後,大家就輕鬆了很多。
仗打了這麼多年,不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其實都很疲憊了,老百姓擔心漲稅徵兵,而官員則提心吊膽生怕傳來戰敗的訊息。
誰都不容易, 趕緊議和讓大家鬆口氣吧。
在這個過程中,顏徵這位太子也適時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他的想法是不要分開議和, 最好同時議和,這樣可以讓六國來不及互通訊息,以免他們聯合起來向秦國施壓。
更甚至還可以派人去遊說一下各國官員,反正……每個國家都會有那麼幾個帶路黨,只要給的好處足夠多,他們不會吝嗇幫秦國說話的。
顏徵這個提議算不上君子,不過國與國之間的交鋒,誰要當君子誰吃虧。
在這個過程中,顏徵順利的將李通古推出去當謀士去遊說各國。
這是他給李通古的一個機會,一方面是讓李通古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另外一方面則是想要看看這個口氣那麼大一張嘴就是要“滅諸侯”的李通古到底像不像他嘴上說的那麼厲害。
沒有人反對顏徵的提議,就在顏徵也放鬆的時候,聽說韓熠送上了奏疏,也是眼睛一亮,然後……他也懵了。
韓熠的用詞犀利又激烈,基本上把朝廷上下罵了個體無完膚。
他也是很服氣了,人家打下了新佔地,為了避免當地人的牴觸情緒,一般都會給與一點寬鬆政策。
當然這個也看情況,一般只有漢族,確切說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