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能見著武英奇,此次蕭柏梓可謂使出吃奶的勁,不,吃奶都沒這麼費勁。
本身想求見一省的一把手就是天大的難事兒,武英奇可不是尋常通河省省委書記,還是資深局委員,這使得他地位超然於別的省領導,行程和安排也多了幾分高深莫測。
在連續兩個月始終在外圍打轉而不得其門後,到底鄰省機會多些,蕭柏梓終於找到機會結識通河省委辦公廳一位副秘書長,又費盡心思輾轉跟武辦辦公室副主任喝了頓大酒,才挑選了個巧妙的機會讓他在武英奇某次下基層調研活動中“偶遇”。
冀北省的幹部跑到通河省“偶遇”省委書記,武英奇相信這是巧合嗎?
當然不。
但身邊秘書、手下工作人員都非隔絕人世的有道高僧,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交際,做領導的只能世故一點。正如外界流傳京都有些老幹部都走不動了,還被秘書架著參加活動甚至飯局,有啥辦法?總得利用或被利用剩餘價值吧,不然人家憑什麼忠心耿耿跟著你?
對蕭柏梓這個名字,這個人,武英奇是有印象的,但具體有何交集、說過什麼話,那真的一點都想不起來。
很正常,武英奇執掌鍾組部期間看過多少份檔案,接觸過多少位幹部,若說每個人都記得一清二楚肯定不切實際。
蕭柏梓也沒指望他記得,趁著握手時又快又清晰地說:
“武書記,上次聶首。長和您一塊兒去冀北省大莊縣考察,是我負責接待的……”
“哦……”
這下想起來了!正是那次有目的的視察活動期間,聶華輝抓住難得機會交心談了很多,包括,包括暗示反對武英奇入常的聲音太強只能退而求之保住局委員之事。
那席談話對武英奇打擊太大了,是的,儘管此前已隱隱覺得局勢不妙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從聶華輝嘴裡說出來那一刻,還是讓武英奇萬念俱灰,感覺……感覺自己所有堅持、所有努力、所有期冀頓時幻滅。
武英奇是非常在意原則和底線的人,得到聶華輝欣賞並重用也因為這一點,原本以為付出必定會有回報,卻沒想到反對浪潮強大到聶華輝都頂不住。倘若做個太平官、八面玲瓏的組織部長多輕鬆,很簡單十六個字:
忠實執行領導指示;耐心聽取基層意見。
至於領導指示得對不對,不管它;基層意見能否得到落地,不管它,反正上面下面都不得罪,管它洪水滔天。
聶華輝心情也很沉重,臨下樓頂前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