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夜將明,各處殿宇的屋簷下,道路兩旁的臺柱邊,處處有宮女太監忙碌的身影,燈籠的紅光與尚未消失的星空對應,由點連片,染紅了宮城,簷角的走獸在光芒中顯現出精緻的細節,頭顱昂揚直上,彷彿也在期待著什麼。
大路上不時有三五成群的太監們合力捧著巨型托盤跑過,裡面裝著的盡是還未點燃的蠟燭和火石。
時近夏日,天亮得很早,但是這對馬上要到來的冊封大典顯然還不夠,為了保證典禮正常舉行,讓朝臣順利出入,更為了彰顯皇室的身份地位,慶祝新建好的紫禁城將要成為全天下的中心,這些準備都是有必要的。
月亮高懸空中,照耀著奉天殿前雪白的臺階,在天空的另一側,朝陽帶著霞光逐漸從紫金山後升起。
陽光成束,直射在平坦寬闊的廣場上,恢宏壯觀,漢白玉石橋下的河水潺潺,清列動聽,樓閣飛簷上一層層的琉璃瓦熠熠生輝,反射出奪目金光,誘惑一代代青年才俊扎入廟堂。
許多人耗費一輩子的心力,為的不過就是能站在這裡被至高無上的皇帝傳喚。
數百位官員按地位高低排好佇列,低眉順目在奉天門外站著等待,一左一右兩排雕塑般垂首的太監們手中提著燈籠,這是在城牆龐大的陰影籠罩下,他們唯一的光源。
文官首位站著的是李善長,武官最前端站著的是徐達,以往不常見的各個面孔,今日都到齊了。
李善長昨夜沒有睡著,他認為即使再老持穩重的人,也無法在這樣一個夜晚控制住激動的心情。半夜吃喝一頓,他由妻子梳了頭,戴好網巾,束上樑冠,套好襪履,一件件穿上道袍、中單、下裳等禮服,最後佩好大帶、革帶、佩綬等金銀玉質的裝飾,站在鏡前仔細打量幾遍才敢出門。
一身服飾襯得他氣度不凡,宛若話本里走出來的清正宰相,赤紅色、金色、黑色完美的融合在繡孃的巧手下,下襬的每一處設計,拋卻美觀與順應天地的因素,全部是為了讓臣子在君王面前端持禮法,緩步慢行。
李善長是官場上的老油條,很擅長給自己貼金,和朱元璋相處多年,他也很清楚所侍奉的帝王的脾氣,知道怎麼樣才能既表現自己,又不讓朱元璋反感。
在這場重大非常的典禮上,他決心一個錯不犯,一個風頭不出,天塌下來了也不躲。
事實上,封公封侯的訊息已經傳出來了,大家都知道陛下要封六個公,只是沒人知道是誰。許多人猜測太子和皇后肯定知道訊息,皇后那邊沒有辦法接近,於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