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朱元璋的妥協,聖旨終於在隔日發到了劉府。
戰戰兢兢的日子結束了,大臣們上朝不用再帶著遺書,褲子膝蓋處偷偷縫上的,專門用來下跪,緩解疼痛的棉墊子也薄了一些,時值隆冬,朝局卻暫時如春風般溫暖。
加上臨近過節,文臣們懶得再互噴互罵,心思迴歸家庭,寫對聯寫拜貼,安排年貨,整個應天城都顯得平和許多。
浙東迎來了新的,富有銳氣的,手段狠辣的領袖;淮西要送走最大的,老奸巨猾的敵人。除了被砍頭的李彬,所有人都很開心。
皇帝明確表示態度後,劉伯溫便不再是被人躲著的瘟神,而是即將要榮歸故里的誠意伯,是大明的開國功臣。
大家一改之前的作風,擁擠到門上送禮,即便是敵對的勳貴們也有了理由上門,個個都在表現自己的熱心,打探聖心的奧秘。
楊憲在忙完事情後,也挑了個時間過來,他已經被朱元璋提拔到了中書省擔任參政,身份地位不同往日,手裡握著權力可以輕易掌控大部分官員的前程,下人們對他更恭敬幾分,比別人通報的都要早,得以很快進入劉基的書房。
屋中開著窗,寒意直往裡灌,也並未點什麼炭盆火爐,楊憲剛一進來,就忍不住縮了縮脖子,抖了一抖。
傢俱擺設倒是沒有變化,在各自的位置上好好放著,只有架上的書冊消失了一多半,地上多出幾口大木頭箱子,劉基站在一旁,揹負雙手,目光遊移間,時不時取下幾本書來,彎著腰收入箱中空處,顯然是在做搬家的準備。
不過楊憲一路走來,見到前院的名貴東西沒有被收拾,也許對劉基來說,只有這些書值得一帶。
“先生。”楊憲停在門口,有些侷促的喚了一聲,他還沒忘記自己在那次朝會後的表現,哪怕心裡知道劉基不會怪他,也依舊十分不安,“我來見您了。”
“坐吧。”劉基背對著他淡淡道。
“先生怎麼不關窗?”楊憲小心坐下,試探著開口,“衣服又穿的這樣少,當心患上風寒。”
“凍一凍,人才清醒,才能想起忘掉的老物件。”劉基依然是那個姿態,慢悠悠道,“你過來有什麼事?”
“先生說的什麼話,先生要回老家,我自然應該過來送行。”他一邊說著,一邊把手上提著的禮盒輕輕放在了桌上,“這是一點心意,請您笑納。”
劉基掃了一眼:“是地契?”
“正是。”楊憲道,“是否在朝為官,地方上的待遇差的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