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香港貿易公司的機會 (第2/10頁)
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當下一行人先去吃中午飯,飯桌上要的最好的菜,也開了茅臺,彭金昌身體不好不能喝酒,沈烈和彭天銘從旁陪著。
喝了幾杯酒後,徐先生話匣子開啟了,說他的母親就是三十年代從大陸過去香港的,他母親臨終前,一直都在唸著要回去故鄉,他對大陸一直很有感情,所以這次為美國公司尋找採購渠道,第一個想的是回大陸尋找機會。
這一番話說得倒是有些動情,彭金昌年紀大了,又經歷過那麼多事,眼圈都紅了:“無論在哪裡,咱們都是中國人,都是心念祖國!”
談話間,沈烈和彭天銘說起目前工廠的管理以及梳絨流程,徐先生倒是挺感興趣,意思是下午有時間過去看看。
彭金昌因為身體原因,先回去了,由彭天銘和沈烈陪著,先過去了彭天銘的工廠裡,徐先生看了彭天銘工廠裡的梳絨機,非常意外:“這是你們用的梳絨機?”
彭天銘知道徐先生的意思,笑了:“這是用梳棉機改造的。”
說著,彭天銘便提起來梳棉機和梳絨機的成本問題,這樣的改造,很大地降低了梳絨行業先期投資成本,也讓更多人加入這個行業。
徐先生很有些驚奇,蹲在機器前看了很久,又研究著從梳絨機裡吐出來的那層薄薄的白絮。
最後他起身,負手而立,嘆道:“之前中國大陸和美國聯合研製的大型梳絨機,那個我見過,效率比你們這個高,但是提純度竟然還不如你們這個,這可真是奇蹟,奇蹟!”
不過是小小的一個陵城罷了,他竟然見到了這樣神奇的機器,徐先生覺得,自己不虛此行了。
彭天銘笑了:“徐先生,這個機器就是沈烈研究出來改造的,他不但自己改造了使用,還給我們改造了,我們陵城不少人都用的他改造過的機器。”
徐先生詫異了,抬頭看向沈烈:“你研究出來的?”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偉大的技術革新,怎麼可能是一個人就這麼研究出來的?
沈烈笑了下,和徐先生解釋起來,解釋了當年國家紡織工業部組織人手在唐山做的改造試驗,這個試驗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擱淺了,但是留下一些寶貴的經驗,而他又多次前往天津紡織工學院,造訪了專家,最後請教了當年的試驗人員,得到了人家的幫助,這才改造成功。
然而沈烈這一番解釋下來,徐先生對沈烈卻更添了幾分欣賞。
相貌端正,談吐不俗,即便是在這樣的創舉面前,也絲毫沒有自大自誇之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