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當於災變時代的身份證。
擁有合法網路id的居民,可以獲得免費的住房和癌變抑制劑,以及安全保障。
作為代價,人們必須接受一份網路協議,也就是所謂的“所羅門協議”。
簽署協議者自願接受實時體徵監控,超過10的癌變預警值,就要強制接受治療。
這份名義上旨在完善網路法規的協議,一經推出就引起巨大爭議。
贊成者認為,接受網路監控,首先可以更好的預防犯罪活動,有助於維持避難所的治安環境。
更要緊的是及時發現那些重度癌變的感染者,預防患者精神失控,自爆傷人。
災變紀元,感染泰坦細胞的新生兒,平均預期壽命只有20歲。
接受網路監控,獲得及時治療,平均預期壽命可以延長到40歲。
多數人覺得,為了預防犯罪,為了延長一倍壽命,犧牲部分隱私,並非不能忍受。
反對者則認為“所羅門協議”開了個壞頭,人們一旦接受這份不公平的協議,將來就會被迫出讓更多的隱私和自由,直至變成徹頭徹尾的奴隸。
從生到死,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完全處於財閥集團的支配之下。
這場爭論的最後,以多數人贊成“所羅門協議”劃下休止符。
然而當“所羅門協議”獲得透過,實行數年之後,人們驚恐地發現,反對者當初的顧慮,正在一步步應驗!
這份網路協議,不斷增設條款,剝奪普通居民的自由,並且賦予上位者更多特權。
如果只看法律條文,似乎對所有居民的犯罪行為一視同仁。
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上位者總是可以逃避懲罰,或者付出輕微代價就能脫罪。
比如某位“漫遊者”,深夜闖進少女臥室,施行性侵。
受害者事後報警,要求嚴懲暴徒。
此人聲稱自己得了“賽博夢遊症”,進行了一次無意識的傳送,並且將少女的閨房,誤當成自己和妻子的臥室,然後就犯下了每一個男人在那種場合下都會犯的錯誤。
網路巡回法庭,公開審理此案。
從陪審團到法官,階位最低的也是b級。
最終判決被告做出象徵性的賠償,外加半年的社群服務,就此結案。
相似的案例,多到數不清。
上位者即便犯了重罪,鐵證如山,被關進牢房,也能透過控辯交易獲得減刑或者假釋機會,風頭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