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玩家角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梧桐櫸裡普通的客人來說。
最近雁飛樓的名聲很大。
大到什麼程度呢。
大到他們,無論何時何地。
只要進了煙花柳巷,只要想著尋歡作樂,耳邊就總能聽見這三個字被旁人提及。
毫不誇張的講,上到達官貴人,下到跑腿小廝。彷彿什麼人,都能對此津津樂道幾句。
但真要深究起來,雁飛樓出名的原因,其實也只是借了某個女子的名頭而已。
白玉,本名不詳,出身不詳,芳齡十九,正值碧玉年華。有人說,她是京城人士,本為官家女子,生於書香門第,飽覽四書五經。
可惜天命弄人,令她家破人亡,又流離失所。幸得雁飛樓接納,才有了處棲身之地。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現在,她也只能以花魁的身份在雁飛樓陪酒接客,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安身立命。
然而無論這種說法有多詳細,它也只是一種說辭而已。
關於白玉,講不清楚的事有很多。
但這卻並不影響酒客們的熱情。
甚至那種朦朦朧朧的撩撥,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距離感,反而更令他們歡喜不已,趨之若鶩。
而且每每想到對方未知的身世,想到坐在自己身邊的女子,往日可能有過的冷豔冰清,或矜持羞怯。
他們就愈發地沉醉其中,且難以自拔了。
再說到白玉的歌舞,那也的確是梧桐櫸的一絕。
詞曲不拘一格,神情淡然純澈,身段婀娜妖嬈。
不管是赤伶,還是之後傳開的幾首曲子。
唱悲唱喜皆能入戲,愛恨交織抵及人心。
這使得白玉,成了梧桐櫸近來最紅的頭牌。也使得雁飛樓,成了當月進賬最多的酒樓。
不過要說這些日子,於整個藍花巷裡傳播的是非,那可就不止這一件了。
或者說,跟另一件發生在北邊的大事比起來。
一個雁飛樓底下小小的花魁,還真不算什麼,亦不至於叫人放在心上。
聽龍里的叛徒死了。
於三天前的一個深夜,以少林寺誦經師傅,歸明和尚的身份。(第一次登場於本書的第五十六章。)
除了一些牽扯其中的人之外,沒人知道他活著的時候,曾是一名效忠於朝廷的聽龍禁衛。
更沒什麼人知道,他除了少林寺坐壇講師的身份,還是數家寺廟背後的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