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餘波 20拐帶華工 (第3/4頁)
蒲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腐呢?
戰爭期間在工廠裡學到一技之長的華工比較容易留在法國,但對於那些耕田或者在前線打戰的華工來說,他們平時的圈子比較小,接觸法國社會不多,也不大喜歡去工廠,不大喜歡留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更多的是想回到自己家鄉買地建房娶媳婦,過上夢寐以求的小地主生活。
司徒南和南洋基金會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些人了,美華公司已經準備好了一整套計劃“對付”那些回家心切的華工。
南洋基金會和華人志願小組的人宣傳鼓勵一部分華人留在法國外,就向另外的華工兜售美華公司精心準備的南洋土地開發計劃。
美華公司在南洋囤積了大量的土地,為了開發這些土地,不僅需要從大陸引進勞動力,而且也需要資金和人才,滯留在法國的十幾萬華工無疑成了美華公司眼中的香餑餑。
如果省吃儉用的話,扣除雜費後每個華工都可以存有65法郎,僱傭期為三年,加起來收入就有2340法郎。
按照戰前的匯率,2340法郎相當於上千個大洋了!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是筆鉅款。一個華工一年積蓄上千個大洋,那十七萬華工三年下來豈不是有一億幾千萬大洋了?
這可真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然這是這是最理想的狀況,考慮到貶值和其他花費等問題,實際沒那麼多,不過打折後也要這筆數目也是過千萬的。從中可以看出這十幾萬華工確實是一群有錢的主。
美華銀行早早地在法國巴黎開設了分行,經營法國和中國大陸的貿易結算,匯兌等業務,在戰爭結束後,法國英國政府開始支付華工工資,其中有部分將會透過美華銀行匯到中國去。因此美華公司和南洋基金會掌握了這些資訊後按捺不住了,開始瞄準了這些華工款爺們。
這不由得司徒南不重視,這些資金就算有部分能投入到南洋事業的話,都將大大緩解南洋基金會的資金壓力,有力促進南洋計劃的實施。與其讓這些華工回到國內後默默無聞,慢慢睇耗掉他們的辛苦繼續,還不如為己所用,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些人這些錢控制在手裡。
於是,一個善意的黑手開始伸向那些懵懂的華工。
華人志願小組的成員搖身一變,變成了嫻熟的房地長經紀人。嗯,這些人都受過培訓,他們口才很好,對華工的心裡瞭如指掌,知道這些華工最渴望的就是土地,華工回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家鄉買地,好衣錦還鄉。
但是現在華工們有了更好的選擇。華工們上船後,美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