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想這位劉夫人應該是在非常單純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性格頗為單純。
又說起旁的天南地北的見聞,窈娘也偶爾說幾句,只是她沒有想到劉夫人居然對西北這麼嚮往,一直能保持好奇心的人多半都有童趣,比那些成了親就彷彿古井無波的婦人強太多了,顯得很是鮮活。
正好晚膳,顏景昭回來時,窈娘和顏景昭說了今日之事:“哥哥,每逢如此,我都為我娘心痛,無論如何,咱們倆可一定要努力給娘爭個誥命,讓她風風光光。”
解氏倒是沒她們這麼在意,只是笑著對顏景昭道:“你妹妹總是什麼都為我著想,生怕我受一點兒氣。”
“本來就該這般,娘,兒子好好做官,將來一定會讓您做一品誥命。”顏景昭也是自從和他娘生活在一起,才發現親孃的偉大,她即便是心痛如刀割,也會為了自己的孩子忍耐。
解氏卻道:“你做官呢,還是多實現你自己的期許,多為百姓做善事,比什麼都強,我也不少吃少喝的,日子過的很好。”
“我娘可厲害了,開的果糖鋪子生意很是興隆。”窈娘誇獎她娘。
解氏擺手:“以前也有過虧損,也不是完全沒有虧損過,窈娘,快吃飯。”
“是。”窈娘見哥哥表態,她心中又不禁覺得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層。
甄氏卻是很不高興,景文府試透過,院試卻敗北,現在也僅僅只是一個童生,甚至覺得中了童生,就已經是給家裡人交代了。偏偏今日她發現劉夫人居然在四位姐妹中更喜歡窈娘,若是顏景昭也就算了,因為那屬於三老太太養大的,可窈娘除了去西北那三年,幾乎都是解氏一手帶大,沒想到居然也勝過自己女兒。
要知道窈娘和瑩娘只差一歲,她們彼此之間可是存在的競爭的,這比倩孃的影響還大。
就比如她給瑩孃的嫁妝自然不少,可是窈孃的可能會更多,因為解氏頗擅長理財,別看她在京城小打小鬧,但是人家在金陵卻是開了銀樓和當鋪的,只是她平日從不對外人提起。
若非是那次她派人跟蹤宋媽媽的乾兒子,都不知道這些事情。
就像那次荷塘賣藕,她就已經找好了商家,找好了拔藕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她對接的,所以還分了二十兩給大房。
可笑顏應祁一直以為自己節約,還以為自己比解氏有錢,他只是看到解氏大手大腳的花錢,沒看到解氏賺錢。
瑩娘還不明所以,在甄氏這裡嘲笑顏寧馨:“大姐姐見著人家劉夫人都一句完整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