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那筆帖式應了個嗻,目送她出了內務府大門,賭著一口氣重新找題本。翻到人參價單那一檔,定著兩眼刷選普通參,仔細對照了半天,才發現原來真和上等普通參搞混了。於是摸著腦門嘿了聲,“這麼個主兒,往後日子可不好過了。”
那頭頌銀慢悠悠朝文淵閣走,文淵閣在文華殿之後,和內務府隔著個太和殿。從右翼門進,左翼門出,往前幾十步就是文淵閣后角門。她想著惠嬪說的《新方八陣》,那個什麼脫花煎不知是哪幾味藥組成的,得先看過了,心裡好有數。因為方子不尋常,不敢隨便問人,萬一阿瑪決定相幫,多個人知道多份風險。文淵閣是紫禁城裡最大的藏書閣,上那兒找肯定都有。
她身上擔著職務,不像宮女太監不許滿世界亂溜達。太/祖開國時期就有口諭,凡大臣官員之中有嗜好古書,勤於學習者,可以到閣中閱覽書籍,因此她進文淵閣師出有名。
文淵閣是個面闊六間,上下三層的獨棟,青磚砌之,覆以黑琉璃瓦,據說是仿寧波天一閣的形制。這是個文人匯聚的地方,翰林院在此,上頭還有位文淵閣大學士。她進門得先找中堂,獲了準,由蘇拉引領著上頂層。皇家的藏書,數量驚人,當然歸置也得當,分門別類很易查詢。她問明瞭醫書的藏架在哪兒,就把蘇拉支開了,找到那本《新方八陣》,婦人規裡確實有脫花煎的記載——
當歸八錢,肉桂三錢,川芎二錢,牛膝二錢,車前子一錢半。加水兩鍾,煎八分熱服,服後飲酒數杯亦妙……
頌銀吸了口氣,只覺醫書捧在手裡沉甸甸的,一時又有些茫然。茲事體大,不敢僅憑記憶,就掏出墨錠記在小紙片上,揣進了袖籠裡。
從文淵閣出來,依舊進左翼門,橫穿太和殿前廣場。那片場地是整個紫禁城最開闊的地方,得走上一陣兒。頌銀心裡計較著成敗得失,只顧低頭往前,並沒有在意前邊。將要到右翼門時抬頭,才發現門禁上有人在巡查。為首的穿月白色飛魚服,鸞帶上壓著繡春刀,滿身繁複的刺繡在陽光下金芒四射。回頭一顧,四年前的美貌依舊,不過眼梢鋒稜圓滑了許多,開始變得耐人尋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