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64章
他發現,他有點看不懂這位太子殿下。
從昨天來到東宮,一直到現在,他就沒有發現李承乾透露過其他情緒。
他臉上永遠是掛著溫和的微笑,一舉一動之間都非常符合皇家需要的貴族風範,甚至連說話都永遠保持一個聲調。
反正在李讓看來,李承乾怪怪的,不像是個有血有肉的活人,倒像是一個提線木偶。
關鍵他現在才十四歲吧?
十四歲就活得沒情緒,這樣的狀態真的好嗎?
想到歷史上李承乾最後的下場,李讓忽然有點理解了,被壓制得越狠的人,離經叛道起來越難約束。
所以最後李承乾會變成那種樣子,其實和皇家的打壓式教育有關?
不確定,再觀察觀察!
李讓收回視線,心裡面浮現起許多亂七八糟的想法。
當然,他是沒有什麼撥亂反正的打算的,他來東宮就是為了避禍,大家相安無事便好。
李讓的生存理念一向是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除非這個人跟他關係好到了不得不救的情況下。
比如安修仁,再比如唐儉。
休息了小半個時辰,東宮的小太監為兩人端來一份稀粥,這便是東宮的早餐。
吃完早餐,今天的學習才算正式開始。
上午是國子監博學大儒來教導李承乾讀書,中午是國子監祭酒孔穎達來教導李承乾學習治國之道,下午才是老李綱帶著李承乾處理政事堂移交至東宮的奏摺。
毫不誇張的說,李承乾一天的行程安排比李世民這個皇帝還要緊湊。
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學習的路上。
當然,現在李承乾多了個伴。
於是李讓只好被動開始學習那些晦澀難懂的治國文章。
今日國子監博士教導的課題是《孟子·滕文公》上,反正李讓是一句話沒聽懂。
什麼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不懂,完全不懂,像是聽天書一樣。
好在國子監的博士不像上禮儀課的宋尚儀那樣,非要逮著李讓一定要學會,他們根本不在乎李讓,只關心李承乾有沒有學進去。
於是李讓便開始光明正大的開小差。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睡過去了。
在東宮裡混了一頓飯,時間來到下午。
孔穎達是個非常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