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你的智力,還不夠做壞人 (第3/5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假充道德之士,瞞不過人民群眾的火眼金睛。
那麼這個“本”,到底是個啥東西?
說到底還是智商。
智商不足,信守什麼都是個作繭自縛,逃不過被玩死的下場。
(07)
智商是什麼呢?
就是一個相對的智力商數。
那麼智力又是什麼呢?
——是我們的思想,與現實的匹配度。
簡單說,一個人的智力,表現為他的思維與現實的重合程度上。我們說一個人智商高,那一定是他的思維與現實更大程度地符合。
否則的話,一個人想的全是錯的,做的更不對頭,現實面前被碰得鼻青臉腫卻非說自己智商高,你這不是瞎說嗎?
所以,能夠觸及大腦,促進智商增長的,起點必然是奠基於人性的社會化思考——當然這些還遠遠不夠——只要有了這個開始,我們才能夠清晰地認知現實,思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才能夠縮小。
人性可能沒什麼規律——如果有,早就應該被人總結出來了。又或者,這個規律不是那麼高大上,不方便明說,需要每個人的天資去感悟——但人性多半會有某些基本的原則,只要找到這幾個原則,我們就有了一個開始。
(08)
個人經驗,促進大腦思考,先要從這麼兩個原則出發:
第一,社會上,每個正確的行為一定都能證明,每個錯誤的行為大都是能夠證明的。
第二,人心裡,動機是很難證明的,行為是容易證明的。
先來說第一個,打小學時,我們就透過大量的課堂習題,被訓練出一種尋找正確答案的能力。考試時必有標準正確的答案,否則老師無法判分。但這種正確,是在知識體系內的自我邏輯認證,拿到現實中來,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舉個現實的例子,比如公司丟東西了,別人懷疑你。你知道自己被冤枉了。你不是小偷是正確的——但你就是無法證明。
即使在專業學術領域,所謂正確,多半也不太靠譜。
——如果你聽到有人說,要相信科學,或是自己也這麼說,那麼你一定遭遇到了人類普遍性的認知障礙。如果有閒心,可以讀一下卡爾·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這是部被譽為“最偉大”的思想專著,這本書可以讓你意識到:科學不過是一種經驗理論,說白了就是一幫科學家坐成一圈,閉眼瞎猜。猜得到底準不準,只要找到一個反例,就可以徹底顛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