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一對敗家子(八) (第3/8頁)
打字機N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踩著梯子上去,那裡放的大多都是家裡已經不再使用卻又捨不得丟掉的舊物。
宿家老爺子的一些遺物就放在閣樓上,有他生前穿過的一些衣裳,還有他生前愛使的一些物件、書籍,收了好幾個箱子呢。
那些東西都是宿全根當年親自收起來的,可裡面有筆記嗎?他怎麼不記得了?
難道是夾雜那幾本書裡了?
宿全根思忖著,不過筆記就在那裡也不會跑,現在還是要問清之所以要那麼做的原理。
“老薑味道濃烈,可以去除魚類的腥味和肉類的羶味,不過這麼大的小黃魚本身的味道就十分細嫩且無異味,用老薑醃製魚肉,反而會掩蓋它本身的鮮美,至於鹽嘛,爸,你不覺得以前家裡吃的一些清蒸魚肉質都有些收緊嗎,這是因為鹽加多了,鹽本身會析出水分,讓魚肉收緊,所以醃製的時候鹽不宜加多,醃製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而且重油的炸物本來就能掩蓋一部分食材的異味,對於這麼新鮮的小黃魚來說,用太多佐料醃製,反而會讓它本身的鮮味沒那麼突出了。
這一番解釋,頭頭是道,宿全根也挑不出毛病來。
可問題是他以前也沒覺得加那麼多鹽會影響魚肉的口感啊,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細微的變化是察覺不到的,只因為變化的地方太多了,綜合在一塊的時候,就有了明顯的差異。
但是對於一些舌頭比較靈敏的老饕來說,光是醃魚時那點鹽分的細微變化,就已經決定了一道菜的成敗。
宿全根就預設了兒子的行為,在魚醃的差不多的時候,就開始調麵糊。
雞蛋、麵粉、澱粉按比例攪成麵糊,其間宿傲白又很自然地在宿全根抓麵粉和澱粉的時候,又往裡面加了一些麵粉的比例。
宿全根也不啃聲了,任由他操作,醃好的小黃魚裹上面糊,倒入燒熱的油鍋裡,炸至兩面金黃,然後撈出控油。
他將這道菜連同炒好的番茄炒蛋一塊端到餐桌上,老太太不等盛完飯,就夾了一條小黃魚放在嘴裡。
酥!脆!
明明第一口吃的是小黃魚的腦袋,可卻吃不出任何硬骨,整條黃魚都被炸酥透了,再咬一口魚身,外表酥脆,魚肉卻還是無比細嫩,老太太將吃了一半的酥炸小黃魚放在自己眼前,魚身被咬斷的橫截面可以清晰地看見它內部的紋理。
魚肉晶瑩,一瓣一瓣的紋理可見它本身的新鮮,明明炸了那麼久,魚肉本身的水分還牢牢鎖在面衣之內,並沒有破壞它細嫩溫潤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