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賈璉的判斷,林如海信了一大半。當初皇帝丟擲內閣增補的魚餌,釣的多少人成了翹嘴。
如此美味的魚餌,林如海差點沒忍住咬上去。承輝帝還特意把沒有動作的林如海叫去,暗示了一番。
現在林如海初步整頓了督察院之後,事情卻遲遲沒有下文。
看似這個夏天事情很多,人心很煩躁,實則一直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老了,還沒一個小年輕看的明白。”林如海忍不住自嘲,黛玉在旁道:“父親不必洩氣,眼下的內閣陛下並不滿意。父親總憲督察院時間也不長,沒必要如此心急。時間拖個一年半載的,反倒對父親更為有利。”
林如海聽罷頗為詫異:“何出此言?”黛玉道:“陛下最終目的是要有能做事的臣子在合適的位子上。這點看看此前的張、孫、李三相便知。父親只需安於本職,有了成績自然能入陛下法眼。倒是那些上躥下跳的人,陛下未必能看的上。”
林如海聽了沒有表態,而是先看看賈璉,見他笑而不語,忍不住問:“璉哥兒以為如何?”
賈璉微微沉吟後開口道;“陛下如何想的固然很重要,但是內閣在滿朝文武中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更為重要。”
林如海聽懂了,微微頷首以示認可,黛玉沒聽懂,東張西望的,沒人解釋她也不問。
賈璉回家後,黛玉才走到林如海跟前請教:“父親,璉哥說的我沒聽懂。”
林如海寵愛的摸頭殺,語氣和藹的解釋:“你不懂是正常的。本朝內閣的形式,延續自前明,但又有所不同。太祖當初削弱了內閣的權力,形成一個法理上君權無限,實際操作中君權、內閣、勳貴三者之間的平衡。這麼做的原因,那個時候開國勳貴的權勢佔了絕對上風,前明以文馭武格局不在,甚至內閣制度都是太祖以個人權威推上去的。”
“太上皇年間,內閣權力大漲,在太上皇的縱容下,甚至一度壓制了勳貴。當時的政壇,大體上是文官擠壓勳貴的權力空間。當今登基後,延續了此前的格局,文官步步緊逼,勳貴則死死的抓住兵權以抗衡。看似下風,實則旗鼓相當,或者說勳貴的後裔們失去了血性。因為李逆一案,勳貴集團的力量再次被嚴重的削弱。如果形成內閣一家獨大的局面,假以時日必定難以改變。這也並不符合皇權的利益。”
見黛玉聽的認真,林如海欣慰的繼續:“內閣增補大概是會過的,但,文官很難獨佔兩個增補名額,至少要分出去一個給軍方。具體是誰,看陛下的意思。總之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