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旨意 (第4/6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大燕。”
尉遲越的臉色越來越沉,簡直要滴下水來:“聖人謬讚。”
皇帝慈愛地笑道:“我兒建此不世之功,想要什麼封賞?儘管開口,阿耶無有不應許的。”
尉遲越站起身,跪倒在皇帝跟前,深深拜下,行了個稽首禮。
皇帝詫異道:“我兒為何行此大禮?”
尉遲越道:“兒臣無功而有罪,不敢求賞,請聖人責罰。”
皇帝皺起眉頭,旋即鬆開,似是對群臣解釋:“太子不勝酒力,大約是醉了。”一邊用目光示意兒子別胡言亂語。
尉遲越卻只作沒看見:“回稟聖人,兒臣神思清明,並無絲毫醉意。”
皇帝輕描淡寫地一笑:“還說沒醉,你此次去西北,立下的功業足可名垂青史,何罪之有?”
尉遲越朗聲道:“兒臣之罪,在明知十萬朔方軍調離靈武,邊關兵力空虛,恐有風塵之警,卻聽之任之,不能死諫,此其一。”
此言一出,滿堂寂然,連樂人都察覺氣氛不對,不由自主停止了演奏,偌大宮殿中落針可聞。
皇帝的笑容掛不住了,臉漲得通紅,好在藉著酒意遮面,沒那麼惹眼。
尉遲越接著道:“阿史那彌真在京多年,兒臣不曾識破此人包藏禍心,放虎歸山,遂成大禍,此其二。”
在場眾臣都知道,阿史那彌真是被皇帝放歸突騎施的,那時太子才十歲不到,哪裡有他什麼事,太子名為請罪,實則句句在打皇帝的臉。
皇帝也不傻,哪裡聽不出來太子的意思,但阿史那彌真這事上確是他失察,也說不出什麼來。
尉遲越接著道:“北狄犯邊,兒臣明知他們意在靈州,未能及時回救,致使城破,將士與百姓死傷無算,是為其三……”
皇帝忍不住打斷他:“行了,今日朕與眾卿為你接風洗塵,別說這些掃興之事。”
尉遲越雖然知道父親為人,但仍被這一句輕描淡寫的“掃興”氣得渾身顫慄。
他再次稽首:“此一禮,是兒臣替靈州之戰中的亡魂向聖人賠罪。”
皇帝叫他噎得不輕,想呵斥他幾句,卻又無言以對。
群臣眼觀鼻鼻觀心,大氣不敢出一口。
太子監國多年,又有皇后和張太尉撐腰,可他對皇帝一向十分恭敬,甚至可稱有求必應,若非如此,皇帝也不會安心在華清宮求仙問道。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太子這麼不顧皇帝的顏面。
皇帝心中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