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第2/8頁)
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會舉行的兩年一次的牛頓數學或物理競賽(單年為數學,雙年為物理),優勝者前五名可免試並免費入劍橋。
少年的希伊斯插嘴說:聽說您是業餘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我建議我們比試一下,如果我贏了,是不是同樣也可以免試?數學家警告他說:我願意奉陪,但要說明一點,既然你為自己制訂了一個巨大的正值——即是我的負值,我同樣要為自己制訂一個巨大的正值——即是你的負值,這樣遊戲才是公平的,否則我難以奉陪。
小希伊斯說:那請您制訂我的負值。數學家說:如果你輸了,以後就不準上我們劍橋。以為這樣會把小希伊斯嚇住,其實真正嚇住的只是老希伊斯,小希伊斯只是被老希伊斯不休的勸說弄得有些猶猶豫豫的,但最後他還是堅定地說——
行!
兩人在眾目睽睽下襬棋對弈,不過半個小時,數學家從棋盤前站起來,笑著對老希伊斯說:明年你就把兒子送來劍橋吧。
老希伊斯說:棋還沒有下完呢。
數學家說:難道你懷疑我的鑑賞力?回頭又問小希伊斯,你覺得你會贏我嗎?
小伊斯說:現在我只剩下三分的勝機,你已有七分。
數學家說:現在的局勢的確如此,但你能看到這點,說明這個局勢少說還有六至七成變異的可能,你很不錯,以後來劍橋跟我下棋吧。
10年後,年僅24歲的希伊斯的名字出現在了由奧地利《數學報》列出的世界數學界最耀眼的新星名單中,第二年他又一舉奪得國際數學界的最高獎:菲爾茲獎。這項一向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數學大獎,其實比諾貝爾獎還機會難得,因為諾貝爾獎是每年頒一次,而菲爾茲獎四年才有一次。
希伊斯在劍橋的同窗中,有一位來自奧地利皇族的女子,她瘋狂地愛上了身邊這位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但後者對此似乎有些無動於衷。有一天,皇家女子的父親突然出現在希伊斯面前,他當然是不可能來替女兒求婚的,他只是向年輕人說起自己一直想為振興奧地利科學事業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問年輕人願不願意幫助他來實現這個願望。希伊斯問怎麼個幫助法,他說:我負責出資,你負責攬人,我們來辦個科研機構什麼的。希伊斯問:你能出多少資?後者說:你要多少就有多少。希伊斯猶豫了兩個星期,並用純數學的方式對自己的前程未來進行了科學而精確的博弈演算,結果是去奧地利的他比留在劍橋或以其餘任何形式存在的他都略有勝數。
就這樣,他去了奧地利。